2012-02-21

暗戰第三張進口片牌照 中美電影產業將有新合作

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據悉,新協議圍繞中美電影產業將會有新一輪合作、中國將引進更多美國電影而展開。

  陶斯然 上海報道

  守在門口的“狼”最終還是進來了。

  2月18日,新華社發文稱,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而當日的外媒則進一步表示,這份協議包括美國進口大片配額新增14部等諸多新條款。

  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全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數為130.15億元,其中,進口電影片占票房總額的比例達到了46.39%,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這一舉動將對行業造成重大影響。”藝恩咨詢的總裁郜壽智如此告訴本報記者。而中影集團發行放映公司第二經營中心主任張大勇則直接在其微博上表示,“很多院線和影院要先瘋了!”

  然而,在瘋狂之前,一場暗戰已悄悄打響。博納、華誼兄弟、大連萬達集團,甚至上影集團,都在蓄勢待發,以期爭奪傳說中的第三張進口電影發行權的“牌照”。

  新蛋糕的苦與甜

  從100億票房到130億,中國電影只用了1年的時間。而130億之后呢?正當諸多從業者對電影擴張速度略有擔憂之時,一塊新的蛋糕又送上門前。

  據悉,新協議圍繞著中美電影產業將會有新一輪合作、中國將引進更多美國電影而展開。主要內容包括:第一、中國將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配額約20部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第二、美方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第三、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布進口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營公司獨大的局面。

  “新的協議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危機并存,但整體而言,機大于危。”對于這一重大變化,電影行業人士皆傾向一分為二地看待。

  一個公認的看法是,影院和院線將直接從這項新的協議中獲益。

  “加大引進進口電影,在最開始的時候,應該會對觀影人數帶來一個新的刺激,會提高票房總數。但未來到底怎么樣,這還需要觀察。”星美國際上市公司副總裁袁鑫如此告訴記者。

  如果按照現有票房分賬原則來計算,除開各種稅費,影院的票房分賬比例基本上維持在一張票價的50%左右。也就是說,只要行業保持一定的擴張速度,影院的獲利將最容易被確定。這也就是張大勇為何認為“很多院線和影院要先瘋了”的原因。

  而對于國產電影的制作方而言,這一消息,或是一顆“苦果”。

  包括星美傳媒集團負責人覃宏、國內制片人關雅荻都認為,短時間內美國大片增加將擠壓國產片票房,國產電影制作將受沖擊。

  事實上,2011年度,國產電影大片就遭遇了“滑鐵盧”。根據本報此前的統計,過億票房的大片,幾乎都以虧損而收場。而隨著更加強勁的競爭對手的到來,國產大片的道路,將會更加艱難。

  導演高群書對此評論道:“中國電影市場對美國開放,毀掉的是那些靠僥幸,靠所謂的明星陣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場取得某種成功的電影制作者。對提高中國電影的整體制作水準,對符合電影規律的制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國電影雖暫有疼痛,長遠來說,是好事。”

  唯一可以開懷大笑的人,只有近年來陷入增長危機的“好萊塢”。

  根據美國媒體的分析,此項協議的通過將會為美國電影產業帶來每年數億計美元的收入增幅。在分賬比例提高12%以后,每一部好萊塢電影有望在中國多獲得2000萬到4000萬美元的票房提成,而3D制作電影和IMAX電影也將會在中國獲得更高的收益。

  進口“牌照”的誘惑

  客觀地說,無論是對電影院線、還是電影制作公司,進口大片數量的提升的影響,還只是一個看得見卻還摸不著的夢。但有一項業務,卻是馬上就可以兌現的“金蘋果”。為了能夠在這之中分一杯羹,電影公司之間的暗戰,已經持續了數年。而美國大片的蜂擁而至,則會加大這場暗戰的力度。

  這場暗戰圍繞的,就是傳說中的進口電影的第三張“牌照”。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進口電影的發行,歷來被中影集團所掌握。而后,為了改變一家獨大的局面,擁有資深國字號背景的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也拿到了所謂的進口電影第二張“牌照”。兩家公司一同控制了每年龐大的海外進口電影的發行權。

  2011年全年,進口電影的票房總數達到了59.84億元。盡管,這個數字之中還包括少量其他發行公司以買斷片形式進入國內的進口電影,但中影、華夏兩家公司引進的進口電影票房總數,也毫無疑問超過了50億元。

  “據我所知,進口電影的票房分賬比例,大致可以為影院50%,海外制作方18%,剩余的部分則全部屬于引進的公司。”郜壽智告訴記者。

  如果按照郜壽智提供的分賬比例,則2011年全年,中影、華夏僅僅從引進進口電影這一項業務上,就獲得了超過10億元。而華誼兄弟2010年全年的凈利潤,也才為1.53億元。

  僅從這項數字對比,就可以知道,引進進口電影這一項業務對整個行業的其他公司具有多大的吸引力。

  而隨著美國進口影片數量的再度增加,以及WTO協議中增加民營企業發布進口電影的機會的條款,電影行業中,對增至三家擁有進口影片發行權的公司的呼聲,也愈發增高。

  本報從知情人士處得知,包括博納影業、華誼兄弟、萬達集團,甚至是國字號背景的上影集團,均有意獲得這張“牌照”。

  其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曾在去年8月份由全國政協舉辦召開的文化體制改革專題協商會上發言,“含蓄”地表示在萬達院線做大做強的同時,也希望獲得“與國有企業同等的外國影片進口許可”。

  而擁有超強發行能力的博納影業和華誼兄弟公司,對于這張“牌照”的雄心也不可小視。事實上,博納影業在進口買斷片的市場中,早已經積累了不少的運營經驗。

  “(申請引進進口影片權利)這樣的想法不能說我們沒有,但目前為止,還是要等新的政策出臺。”2月20日,一國內知名的電影發行公司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但競爭很激烈,我們并無把握。”

奢侈動車背后的福禍

站在歷史上的今天看待奢侈動車
作者:劉遠舉(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項目研究員)
來源:東方早報

  隨著《新世紀》周刊的報道,公眾認識到了動車之奢華:一個自動洗面器7萬元,一個洗面臺2.6萬元,一個感應水閥1.28萬元,一個衛生間紙巾盒1125元,整個衛生間的設備高達30萬元。南車的造價已是如此高昂,遠遠高于市場價格,但在北車120萬元的采購價前卻顯得相形見絀了。如果《新世紀》周刊的報道為真,那么“奢侈動車”或許反映出劉志軍、張曙光時代一些鐵路采購的黑幕,但類似問題并不僅限于動車采購。在去年5月的鐵道部市場化改革討論中,地方路局負責人就曾表示“比較關注運輸經營、多種經營方面的自主權,尤其是物資采購、設備更新等,希望權利更多一些”,這些微妙的話語不免讓人遐想。
  實際上,這類問題也并非僅限于鐵路部門,社會耳熟能詳的天價茅臺、天價吊燈、天價U盤、天價平板電腦,不都是同一回事嗎?
  顯然,這些高于市場價格的高額利潤,最終都在以權力為發端的生態鏈上按強弱分配。而最終,不管是反映在高價格,抑或高補貼,或者高稅收上,最終掏錢的是每一個普通人。這種形式的市場化形式、理由以及這些相關道理,在今天的中國,可以說老農知,老圃亦知,老生常談未免乏味,也許還能更深入地思索一番。
  進入鐵道部的網站,或者中國鐵道招標網,會看到諸多的規則、條文,像模像樣。但現在,奢侈動車讓這些表象之下的丑惡都無所遁形。此次事件中,南車和北車,正是鐵道部下屬企業中市場化較好的一部分,但通過報道,也不難看出,機車生產廠家面對權力庇護下的關系戶,也有諸多怨言。機車生產部分,正是整個鐵路體系中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部分,但殘酷的現實是,即使市場化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競爭,但這種競爭遠非公眾預期中的促進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的競爭,甚至,連非正常、違法的權力尋租都避免不了。可見,這類市場化本身是有問題的。
  一個完善的市場,首先應該是產權明晰的,但在現有條件下,國企的所有人缺位,似乎是一時之間無法解決的問題,那么,有限市場下,規則的建立和強力就非常重要。現代技術條件下的市場經濟是復雜的,為了掌控技術,管理好社會化大分工的巨大系統,人們建立起各種規則,招標制度正是其中一種,是一種市場環境中為了保護技術最優化的技術制度。但招標制度只是白紙黑字,還得靠更高層級的制度提供保障,所以,人們為了保證這些技術性極強的規則貫穿于整個社會生產、技術發展的全過程,而不至于變為權威和人治下疲軟的橡皮圖章,法治隨之而立,用法律來保衛規則。為了保衛法治,自由的思想市場等公民權利也陸續登上人類文明的舞臺。從這個角度而言,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去考量,不難發現,自由的思想市場這些概念與其說是社會學概念,不如說它們就是市場規則;它們的發展歷史,與其說是社會發展史,不如說是市場發展史。
  可見,市場二字,并非交錢拿貨,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的基礎條件,沒有這些基礎條件就沒有真正的市場,又如何談得上市場化呢?
在現實中,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公共建設、運營中權力紐帶、關系發揮著巨大作用。由于從項目審批、設備招標、工程施工、日常運行、設備維護等環節中缺乏完善法治制約、公眾監督去保衛規則,這就使得各類技術制度軟弱無力——招標變為過場,監理變為勾兌,失去規則庇護的市場也就不再是市場,至于市場化就更是水月鏡花了。那么,奢侈、天價充斥著各個部門和企業的采購單也就毫不奇怪了。
  不過,此次曝光奢侈動車,仍以其報道的大膽、深度、力度為公眾在不斷的天價煙、酒、吊燈的審丑疲勞中帶來一絲刺痛和興奮。這,正是健康市場的一部分。自由的思想市場不光為市場帶來創新的意識,帶來喬布斯式的人物,更基礎的是,它在資本的動力下,把制度的執行力度建立在人性惡的相互制約之下,饕餮的權力餓狼被關入籠子,變為市場的溫順看門狗。那么,站在歷史上的今天,我們該用什么態度、什么樣的勇氣來解決充斥著中國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天價”之痛呢?

  如果,這個思想的市場能繼續發展下去,不光是在劉志軍、張曙光鋃鐺入獄之后,而是在他們風光無限之時就以大膽的報道刺激公眾,那么,不光天價奢侈動車不會發生,連小伊伊現在都能在陽光下歡快地奔向媽媽吧。


++++++++++++++++++++
奢侈動車背后的利益集團是中國之禍
作者:宋竹卿(廣州媒體從業者)
來源:新快報

  最新一期的《新世紀》周刊報道了奢侈動車的內幕。該刊根據獲得的一份動車組配件供應商目錄,查到令人瞠目的采購價,比如有2.6萬元的洗面臺、7.2萬元的洗面器、16萬元的VIP座椅等,遠遠超出市場價格的數倍。隨著記者調查深入,發現在昂貴的動車背后隱藏著一批神秘的供應商,它們通過錯綜復雜的權錢交易組成各種利益集團。
  這些離奇的零部件價格多數受鐵道部高官操縱,他們通過制定供應商目錄,以及打招呼等形式,欽定供貨商,點制零部件,壟斷其中的價格與利益。據悉,這些壟斷供貨商分為三種:一是技術型壟斷,二是高官近親屬壟斷,三是關系營銷性質的壟斷。這些壟斷貫穿動車從引進到國產化的全過程,光鮮的動車實質上是掠奪性壟斷的產物。
  通過利益輸送建立起來的動車,無論其上馬開工是否必要,都能將高昂的成本攤派給大眾。由于一些根本不具備資格的小廠商受到庇護進入,動車零部件質次價高,號稱要用20年的產品剛下線就頻發問題。有深厚背景的供應商對此漠然應對。2011年發生的溫州動車追尾事件,可算是為此種積蓄已久的動車問題撕開了一條縫隙。
  老實說,奢侈動車背后的這些故事,權貴集團、權錢交易或天價零部件等等,都沒有超出一般人對利益集團的想象。自從前部長劉志軍及原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貪腐大案事發,鐵道部出現任何性質惡劣的問題,都在可預期的范圍內。《新世紀》周刊的報道不過驗證了輿論猜想。圍繞動車衍生出的既得利益集團,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奢華動車的故事是從中國經濟崛起開始講述的,利益集團賣力地營造并兜售動車的寓意,將其比擬為中國模式的象征。在完成宣傳后,則開始游說數以萬億的投資計劃,國庫成了權貴貪婪謀取利益的源頭,各個層級、各式類型的利益集團像豺狼一樣瓜分動車項目。動車越是奢侈,借助它們輸送的利益就越龐大,就越符合劫掠者的利益。
  這些利益集團的內部也有競爭,一些關系弱的可能在利益重組時被排擠出去,但這改變不了動車利益集團的封閉性。這種封閉性建立在搶奪納稅人稅款的基礎上,以犧牲公共安全和大眾利益為代價的,在其借助權勢進行的擴張和鞏固過程中,形成了中國獨有的貪腐模式。能否從根源上除掉鐵道部門的利益貪腐,也考驗中國反貪腐的決心和能力。
  改革三十多年來,利益集團成為改革的阻礙。而鐵道部的改革,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從某種意義上說,改革能不能在鐵道部取得成功,決定了改革還能不能深化推進這一迫切命題。奢侈的動車就是極為生動的案例,從中可見改革的困難,同時顯見改革的必要。
  改革的鋒芒要指向利益集團,假如只能等到奢侈的動車造成更多的災難時,恐怕一切都晚了。這是無法糊弄過關的,清除可恥的利益集團,雖然沒有時間表,但時間在飛快流逝;斬斷利益輸送的黑手,盡管沒有路線圖,但逐漸逼近誰也不能承受的底線。中國猶如一列奢侈裝扮的動車,要及時剎車,要調整到正確的方向上,否則后果可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