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中國數字出版業面臨叢林效應考驗

7月24日下午消息,盛大文學(微博)CEO侯小強近日撰文表示,國內數字出版行業雖然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但整體環境并不樂觀,正面臨著叢林效應的考驗,存在無序競爭、盜版泛濫、標準混亂等問題。

  "在國外,亞馬遜(微博)暢銷數字圖書定價通常是9.99美金,而紙質書定價根據平裝和精裝的不同通常為10多美元到30多美元,數字圖書的定價相當于紙質書的50%至70%,"侯小強表示,國外數字圖書價格比紙質書有優勢,但是留有利潤空間,而不是不計成本的低價。

  侯小強說,中國的數字出版,卻不顧成本大打價格戰。內容供應商不僅不能團結起來以行會的形式和渠道商博弈,甚至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地殺價。"價值20塊錢的傳統圖書,你敢賣10塊,他就敢賣1塊,還有的干脆就免費。中國消費者不習慣為無形的精神產品付費,打價格戰的,通常會被視為英雄被膜拜,客觀上講,這是涸澤而漁,破壞了創新。"

  另外,盛大文學也正面臨著盜版的侵襲。據悉,盛大文學排名前十的小說,通過百度搜索引擎,平均被盜版800萬次以上,最受歡迎的小說有5000多萬條鏈接,這些鏈接中有99%的都是盜版。

  "我們上傳的正版文字,一分鐘后就會出現在別的網站的貼吧里,一個章節的連載,一夜之間就有數十萬人免費閱讀。當然,這種情況目前有改善,但路漫漫其修遠兮,一個有序、健康的出版行業的形成,還需要相關領導部門、行業人士繼續通力協作。"侯小強認為,沒有版權保護,就沒有文化創意產業。一個建立在盜版基礎上的宮殿,最終會以廢墟的形式存在。

  另外,標準混亂也是中國數字出版行業的一大難題。侯小強介紹說,有的作家會重復授權,導致版權不清晰。有的內容商取得授權后又授權給別家,形成一連串的授權關系,導致最終一本書出現在某一閱讀平臺時,竟然出現了同一本書被上傳十多次的狀況。

  他表示,在數字版權細分方面,有網絡宣傳權、網絡首發權、獨家連載權、無線信息網絡傳播權、獨占權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說法,也給版權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

  商業模式方面,最初國內數字出版平臺都是作者以連載的形式將作品上載到平臺;為了刺激作者產生強大的創作力,有了催更、打賞等社區應用服務;盛大文學等平臺開始對商業化的作品提供試讀,在作品對讀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后開始收費;收費方式通常是微支付,即千字二分到五分;分成比例為作者一半,網站一半。

  "國內的商業模式,無論是流出版(連載)、按章付費,還是微支付、試讀,這些在國外幾乎都是罕見的。"侯小強表示,在曠日持久地與蘋果溝通的過程中,他們無法理解如此獨特的商業模式。"我的想法是,以后我們要更加利用好這些個性優勢,參與到全球數字出版格局的競爭中去,參與到秩序的制定與維護中去。

  以下為侯小強文章全文:
\\\\\\\\\\\\\\\\\\\\\\\\\\\\\\\\
  中國數字出版的優勢和挑戰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

  當前,中國數字出版不但在國際出版市場上擁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在一些領域還擁有定義權和發言權。但與此同時,中國數字出版環境整體上還不那么樂觀,極端地去比喻的話,甚至還可以說"中國數字出版還面臨著叢林法則的考驗。"

  我先談一下中國數字出版的優勢,可以從幾個層面去看:

  第一,欣欣向榮的網絡文學。網絡文學是非常獨特的中國故事。在中國,已經有超過兩億人閱讀這種原創自網絡的文學,超過了電子購物人群和移動社交網絡用戶群體。以盛大文學為例,每天有超過160萬名作家創作出逾8000萬字的內容,累計出版圖書總量超過600萬部,且還在快速增長過程中。借助于數億讀者基數,數百萬作家構成的原創陣容,以及近千名專業編輯的"上帝之手",最終呈現出來的網絡文學,想象力恢宏,故事新奇,動輒百萬字計算,涵蓋幾乎所有的類型,已經成為網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小說搜索已經成為百度網頁搜索最大的流量來源之一。去年,百度的搜索總冠軍還被盛大文學的《斗破蒼穹》獲得。

  第二,高效率的分發平臺。中國數字圖書獨特的地方在于,可以多渠道分發。一是在傳統互聯網上分發,以盛大文學為例,去年最受歡迎的十部小說點擊量超6.8億次,總訂單超2億,點評數有1640萬條之多;二是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分發,移動互聯網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市場,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通過手機上網的人數已經超過3.88億,首次超過通過PC上網的人群。在移動互聯網上,首先是運營商,僅在中國移動

(微博)一家,去年就超過6800萬讀者閱讀了盛大文學的內容,其中2100萬用戶付費購買。其次是智能手機,云中書城不到一年的時間總下載量已經超過800萬,總訂單數已經超過千萬,被付費下載的圖書已經近47萬種;三是可以通過IP授權的方式進入銀幕、熒屏和紙質出版物。

  第三,高效獨特的商業模式。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網絡文學的創作與推廣過程。在最初的時候,作者以連載的形式將作品上載到平臺;為了刺激作者產生強大的創作力,我們開發了催更、打賞等社區應用服務;我們對商業化的作品提供試讀,在作品對讀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后開始收費;收費方式通常是微支付,即千字二分到五分;分成比例為作者一半,網站一半。我們可以注意到,無論是流出版(連載)、按章付費,還是微支付、試讀,這些在國外幾乎都是罕見的。在曠日持久地與蘋果溝通的過程中,他們無法理解如此獨特的商業模式。我的想法是,以后我們要更加利用好這些個性優勢,參與到全球數字出版格局的競爭中去,參與到秩序的制定與維護中去。

  這是令我們欣喜的地方。但是正如我所講,中國數字出版同樣有叢林的特質,這令人憂心忡忡。

  第一,無序競爭。首先是定價問題。在亞馬遜,暢銷數字圖書定價通常是9.99美金,而紙質書定價根據平裝和精裝的不同通常為10多美元到30多美元,數字圖書的定價相當于紙質書的50%至70%,價格比紙質書有優勢,但是留有利潤空間,而不是不計成本的低價。而中國的數字出版,卻不顧成本大打價格戰。內容供應商不僅不能團結起來以行會的形式和渠道商博弈,甚至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地殺價。價值20塊錢的傳統圖書,你敢賣10塊,他就敢賣1塊,還有的干脆就免費。這種亂象的形成與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一些關系,中國消費者不習慣為無形的精神產品付費,打價格戰的,通常會被視為英雄被膜拜,客觀上講,這是涸澤而漁,破壞了創新。當然也與制度設計有一些關系,比如德國不允許新書打折的制度就保護了出版業。至于高價搶作者、始亂終棄、刷榜單,刷評論、人為造假等等,都是數字出版叢林效應的表現。

  第二,盜版泛濫。我經常舉一個例子,盛大文學排名前十的小說,通過百度搜索引擎,平均被盜版800萬次以上,最受歡迎的小說有5000多萬條鏈接,這些鏈接中有99%的都是盜版。而我們上傳的正版文字,一分鐘后就會出現在別的網站的貼吧里,一個章節的連載,一夜之間就有數十萬人免費閱讀。當然,這種情況目前有改善,這得益于政府加大了打擊力度,國務院成立了打擊盜版侵權領導小組,兩高也對網絡侵權進行了清晰的定義,這促使盛大文學打贏了很多場版權官司。但路漫漫其修遠兮,一個有序、健康的出版行業的形成,還需要相關領導部門、行業人士繼續通力協作。沒有版權保護,就沒有文化創意產業。一個建立在盜版基礎上的宮殿,最終會以廢墟的形式存在。

  第三,標準混亂。有的作家會重復授權,導致版權不清晰。有的內容商取得授權后又授權給別家,形成一連串的授權關系,導致最終一本書出現在某一閱讀平臺時,竟然出現了同一本書被上傳十多次的狀況。在數字版權細分方面,有網絡宣傳權、網絡首發權、獨家連載權、無線信息網絡傳播權、獨占權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說法,也給版權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

  第四,運營理念落后。1,需要強調的是,數字出版并非簡單地將紙質出版物轉換為數字出版物就可以叫數字出版了。出版方要對受眾做非常精確的分析,了解他們的喜好,為他們定制專門的作品。我們旗下瀟湘書院最近收入增長明顯,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安排了專門的團隊引導作者創作適合手機閱讀的作品。2,中國數字出版基本上還是內容與渠道的直接對話,中間缺乏制作、營銷、數據挖掘等環節。我們盛大文學的無線團隊,已經在精細化運營方面,完成了從內容到渠道的轉換。從技術,到渠道,到營銷,到數據的挖掘,不斷地在積累經驗。最近我們打算宣布開放無線團隊的服務,成為新型的出版服務商,服務于所有出版單位。3,大家對數字出版技術理解落后。我以前表達過一個觀點,在中國數字出版里面,過去文學的基本語言是想象力,現在做文學出版,除了想象力之外,還有一個共同語言叫技術,如果你不懂技術的話就無法參與到全球數字出版的競爭中去。新型的出版人不但要懂得作品,甚至可能還要懂得云計算、安卓、IOS、應用、自出版。

  盛大文學四年了。這也是中國數字出版最快的四年,盛大文學愿與行業共同推動良性的中國數字出版秩序,共同打造好這一生態鏈。

不可小看的日本

--从对大雨的防范谈起
桥本隆则/文
东京旧称江户,面临东京湾,流经利根川,荒川等几条大河,除了每百年来一次的大地震以外,对东京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台风与大雨带来的大洪水。在历史上因为大洪水暴发而造成东京的母亲河江户川泛滥死伤惨重的事例是比比皆是。到了50年代之后,东京的首都范围向外扩大了很多,很重排水系统也是不断提高,但是在首都圈范围内居住着3000万人口,一般的排水系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城市的防御瞬间集中大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难,自古以来日本的一般的防洪措施是利用现有的天然水路,在周围多开掘人工水路,这样可以尽量让都市内的积水通过这些支流流入江户川等主干流,最后流入东京湾。可是这种多岔支流的构造也有很多局限性,如在平原地区因有很多住宅等原因,有时费用非常的高,这样的人工排水路在近年越来越少。
loading

江户川 
loading

地下水路出水口
loading

日本的排水路
日本地下调节器的结构像一个巨大的水槽,长约180米,宽78米,在这个巨大的空间中用59根巨大的水泥柱支撑着。因为这个空间只是在雨季使用,平时是不放入一滴水进入,因此当人进入这个空间时一个人是很渺小的,也会觉得这个空间是多么的庄严与神圣,因此在日本这个东京地下的调节水的空间就叫:地下神殿。
可是大都市的防水问题一直是日本研究的课题,为了防止集中豪雨现在日本采用的办法就是地下盾构进式的巨型隧道来作为洪水防治的办法。在5年前日本首都圈琦玉县建成了深50米的地下放水路,目的是在台风,大雨或着集中豪雨来的时候东京地下的排水系统紧急启动,这样就会造成中川,仓松川以及利根川突然涨水,为了防止洪水对大都市的进一步流入,这样就利用这个巨大的地下空间把流量巨大的洪水储存起来,然后排向流域宽广的江户川。换句话讲这个地下放水路有调节洪水的机能,就是靠这个巨大调节器,原来东京容易受到的暴雨袭击而变得脆弱不堪的城市排水系统变得无比的坚强。这个

loading

巨大的地下空间
loading

高度50米
loading

空间高度
loading

走下阶梯
loading

入水口
loading

水深标志
很多人讲日本在地震以后完了,日本东北部地区完了,日本产业要搬迁出日本,日本要放弃日本的东北部。其实从东京来看在经历东京大地震后几乎毁坏殆尽,但是日本还是重新建了一个新东京,困扰了东京50多年的都市积水被不畏艰难的东京人征服后,你还会认为日本会轻易放弃东北部吗?我一直在讲不要用你的思维去想日本,日本这个民族永不言败,当东北部地震发生时也是日本重新调整的开始。某些人讲日本的遭受损失的产业会到中国来,不错为了中国这个市场,在日本东北集中的某些产业会到中国来,可是日本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醒醒吧,中国人,不要听到某些日本人讲日本产业会来中国而相信他的话,当你自己还没有解决都市洪水时,日本已经解决了它,日本就是一个坚韧的民族。

东京人北望北京积水

loading

日本排水系统:日本人在琦玉县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这套排水系统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组成,每个混凝土立坑有65米高(约22层楼)、32米宽,在地下50米深处,由6.3公里长的隧道串接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米高(约8层楼)177米长、78米宽,内有59根混凝土支柱,总贮水量为670000立方米,以14000匹马力的涡轮机达到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

台风一来,东京市政部门的人就会去检查排水管道的"篦子",保证所有排水口都通,因为如果路面积水让汽车灌水报废、消费者状告市政监管不力的话,赔偿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在今年7月到来之前,日本已经经历了5次台风。一年要与20多次的台风搏击,5次只能勉强算过去了1/4。连续不断的台风暴雨,在整个夏季将不断袭击日本。

而且与6月23日北京那场满城震动的暴雨比起来,东京的台风袭来时,猛烈程度要高出许多。东京中野区的一条河道,平时河水勉强能没过脚面,到了台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十几米宽、数米深的河床,转眼间便变成了排水道,大量的雨水打着漩涡向海里冲去。但桥上的汽车仍然像平日一样行驶。

北京暴雨造成城市交通瘫痪的消息,在日本电视台也播了出来。在东京水道局工作了30多年的三桥先生非常关注这条新闻,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东京40年前也有过汽车被淹的经历。"

但40年后,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东京,虽然看上去只是普通的柏油路,但很少见路上雨后积水;供人行走的步行道,地震以后变得有些高低不平,低处会略有积水,但积水不至于打湿整只鞋。一下雨,就可以看出北京和东京在城市建设上的差距了。

雨天东京人照常穿皮鞋上班
雨天,东京人照常穿皮鞋上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高渗水性的路面砖。地方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了一些,所以选举的时候候选人把这个承诺拿出来,作为竞选的筹码。记者几年前在山口县采访地方选举的时候,一位候选人拿着大喇叭对市民高声说,如果他当选,一定会把市内的主要步行路换成渗水材料,"以后下雨的时候,大家外出就可以不湿鞋袜。"

在东京等大城市里,大多早已实现了步行道使用渗水材料。表面来看,步行道是砖铺的,以浅褐为主要色调,明显不如北京的铺路砖那么平滑。后来看日本工人铺路时才注意到,原来砖的材质已经做了不少改良:表面并不光滑,平时走路让人能感觉很舒服;遇到下雨天,雨水也比较好往下渗。

反观北京,不但路砖缺乏渗水性,清洁工在扫地的时候常常顺便就把垃圾扫到排水管道里去了,不知道有多少排水管道被"顺便"堵了起来,在下雨的时候派不上用场。

"我们差不多每半年要全面检查一下排水管道是否通畅。会让相关企业全面清理排放雨水的管道,以保证在下雨的时候所有管道都能够用上。"三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记者曾在东京看到过安放雨水排放管道的工地,排水管并没有在北京看到的粗。而且和北京比起来,东京一年要应对多得多的台风和雨天,但就是看不到东京下雨后有任何汽车被淹的情况发生。

台风一来,东京市政部门的人就会去检查排水管道的"篦子"。虽然东京街面上并没有垃圾,但台风会把树吹倒,树枝树叶就会罩在篦子上,雨水就排不出去。所以一有台风,市政部门会赶紧去查看篦子,保证所有排水口都畅通,因为如果路面积水让汽车灌水报废、消费者状告市政监管不力的话,赔偿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很多年前,日本已经开始使用"透水性铺装"公路

很多年前,日本已经开始使用"透水性铺装"工法建设汽车用公路了。

在把沥青与碎石等搅合在一起后,特意让碎石中留出较大的空间,这样在有雨水到来的时候,能够迅速让雨水渗透到下面去。在这层"透水性铺装"的下面,还有一层和我们的公路一样的防水层。从建设方法上看,从10厘米左右的透水层中渗下来的水,会被排到雨水沟中,保证公路本身不积水。

"我们提供的公路材料具有很好的渗水功能,下雨时,雨水能渗透到路面下。"一家公路材料企业的老板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企业的演示室里,水龙头上哗哗流出的水,打在十厘米厚的柏油路标本上,很快就渗到标本下面的水池中了。

十几年前,还常常能从日本报纸上读到,一些黑道上的人在下雨后去公交公司索赔,说是公交车把雨水溅到了自己身上,"要洗衣服的钱",不少公交公司也就忍气吞声地给了。这些年公路改用了新材料后,想找个借口向公交公司要点洗衣费也变得困难了起来。

"透水性铺装"还减少了雨后交通事故的数量。下雨后,公路上的积水就变成了一种润滑剂,特别容易出交通事故。现在路面上没有积水了,车祸也就相应减少。公路材料相关企业还在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样的公路还能减少噪音,并将一部分热能转入地下,"调节气温"。

日本有把突发事件变成"全民教训"的社会体制

2010年广州的一场雨,导致整个城市瘫痪,今年则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北京。换作是在日本的话,如果福冈去年出了事,今年东京出了同样问题,日本将会怎样?

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先是媒体去报道,接着是学者来调查,各个政府机关也会跟进,让这样的事故成为"全民教训",杜绝再次发生同样事故---日本有这样的社会体制。

日本多台风暴雨,却很少看到哪个立交桥下汽车成堆被淹的消息。这里也曾发生过地铁渗水的情况,估计严重程度不及北京一号线的1/10,但已经是特大新闻了。如果同一个地方再次出现漏水事件的话,那么东京地铁的负责人多半就要考虑辞职了。

"灾害报道与信息传播是我们这里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一位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每次各种灾害出现后,研究所便派人去调查,写出的报告很快会被政府的相关机构以及相关企业读到。一个地方的问题,很快就成了全日本的防范对象。这种信息的迅速传播让人们对天灾人祸有了防范的准备,开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东京铺了渗水材料的步行道和公路,已经在技术革新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更深层次上,是我们的城市管理出了问题。从城市繁华的外表来看,北京已与东京相差不远,但在我们看不见的下水道和灾害预防体制上,却仍然差距遥远。

微電影:產業之路邁向何方?

來源:光明日報
通訊員 胡 清 記者 李 蕾


當肖央在攝影機前撥動手中吉他、彈出第一個和弦時,他一定沒有想到這部自導自演的《老男孩》即將掀起一股"微電影"的浪潮。《老男孩》在網絡上引起的傳播效應,像導火索一般,點燃了"微電影"發展的燎原之火。


微電影的"微"字,取材于微博之"微",因此從一開始,微電影就帶有深刻的互聯網烙印。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微電影迅速成為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的寵兒,網民、媒體、廣告主乃至資本市場,都對微電影充滿好奇與熱情。

廣告與影視的聯姻


"以制作方的不同來區分,微電影大致能歸為自由原創、專業制作與企業定制三種類型。"從微電影誕生之日就一直給予密切關注的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攝影系講師肖然介紹道,自由原創類微電影作品多為草根用戶自己投資制作,在個人視頻播客內傳播。專業制作類則多由視頻網站或專業影視公司參與制作與傳播,在視頻網站負責推廣,資金來源多樣,風靡網絡的《老男孩》便是如此誕生。而企業定制類的微電影則由企業作為投資方,其內容更趨近廣告,也常常被套剪為電視廣告在電視平臺播出。


自由原創類的微電影往往來自于個人情感的表達,并不具有明確直接的商業目的。專業制作類與企業定制類微電影則更多地承擔了微電影產業中"商業片"的角色,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企業形象的商業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副院長蒲劍認為,"微電影篇幅的'微',決定了其不能完全承載傳統電影的敘事特征,不能在院線向觀眾展映影片,更難以通過版權交易達到盈利的目的,所以其主要的盈利模式還是在于跟廣告的結合。"


精明的廣告主也注意到了微電影可以帶來商機,他們的真金白銀,帶來了微電影產業的發展。無論是直接投資,還是品牌植入,企業都把微電影營銷當作互聯網時代的重點展開探索。"微電影打破了渠道的壟斷,通過網絡傳播,一部好的微電影,點擊數以百萬計,而播出費用近乎為零。這對于普遍重視投資回報率的廣告主,是天賜良機。"蒲劍說。


傳統的廣告,受限于30秒左右的時長,往往采取平鋪直敘的方式,介紹產品或服務的優勢,吸引消費者產生購買。而微電影的時長,則可以將一個品牌故事巧妙地裝幀起來,以短片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播。"微電影的優勢正在于其廣告屬性的相對弱化,電影屬性的相對強化。"蒲劍認為,"在微電影作品中,廣告品牌傳播更加軟性,故事也更接地氣,實際上是一種影視與廣告的聯姻。"

核心在于"優質故事+品牌體驗"


縱觀微電影產業中的種種案例,可以將產業中的微電影歸納為這樣一個公式:微電影=優質故事+品牌體驗。肖然認為,這兩者并不能相互割裂,前者往往需要為后者創造存在的可能性,后者需要成為前者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二者都需要專業的傳播行為進行營銷。"微電影商業片并不是微電影產業里的完整產品,一個成熟的微電影項目往往是一次完整的內容整合營銷。故事與品牌同樣重要,內容與傳播也同樣重要,內容整合營銷能更加全面與立體地放大微電影的電影與廣告屬性。"


像這樣較好地兼容廣告屬性與電影屬性的例子在微電影大量涌入市場的2011年層出不窮。桔子水晶酒店在2011年5月至8月期間,連續推出了每周一部、共十二部作品組成的系列品牌形象微電影,其巧妙的植入和有趣的劇情在微博上吸引了大量的轉發,每部短片的點播量累積有300萬左右。"制作這一系列短片的出發點,是做一部能夠在網絡上、特別是微博上被大量轉發、評論的短片。"桔子酒店市場總監陳中解釋說,"這樣的訴求促使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故事是否有趣,情節是否能吸引網民共鳴上。"


隨著微電影的火爆,如何讓短片在海量視頻里脫穎而出,恐怕是所有從業者共同面臨的煩惱。陳中認為,桔子水晶一系列微電影產生影響力,也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他說,"目前微電影的營銷手法已經逐漸被網民熟知,之后的道路只會越來越困難。未來,微電影的創作者只有想出更好的創意、制作更棒的短片,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產業發展呼喚統一制作標準


從目前市場上微電影項目的特征來看,微電影產業勢必更為專業化,將經歷內容整理與規范化生產的過程。在盈利模式逐漸明確之后,作為產品的主要組成部分,微電影商業片將會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內容區間與制作標準。蒲劍強調:"目前網絡微電影的內容良莠不齊,一些功利性較強的影片嘩眾取寵,以出位怪異獲取關注,缺乏社會責任感,急需相關部門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而制作標準則是每一個產業都必須做到的原則。"


此外,微電影產業將成為網絡視頻廣告的主流,并且進行行業細分。在微電影產業具備一定規模之后,市場、制作、投放、營銷四大環節將會各自獨立發展,而非眼下一家網站包攬一切的局面。肖然進一步分析道:"在這四個環節中,制作目前是最為短板的一塊,也是制約目前微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大阻礙。制作方如何成功而又可持續地保證微電影的內容優秀,并且與廣告有機結合,是放在業內人士面前亟須解決的最大問題。"


微電影產業的內容將會從新媒體獨占的局面轉向與傳統媒體相互滲透。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網絡視頻廣告收入總和為48.35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23%。"但是網絡微電影想要在短時間內打入傳統媒體,在內容的兼容性上是有一定難度的,很多紅遍網絡的微電影在尺度把握與選題角度上并不適合電視平臺播出。"蒲劍說。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少政府部門看好微電影能給城市帶來的宣傳效果,使得微電影在傳播城市形象、宣傳城市精神方面,也開始發揮它的作用。南京市政府推出的《我與南京有個約會》,以愛情為主線,展現南京的歷史風貌,人文景觀。


與此同時,傳統媒體也開始利用新媒體強大的影響力,另辟蹊徑進軍微電影產業。央視電影頻道《愛拍電影》欄目賀歲微電影特別節目《愛優微》在2012年春節期間制作了一個時長4分鐘的微電影——《李雷的2012》。片中對李雷與韓梅梅的解構觸發了網友懷舊的神經,在短時間內引發了十余萬次的微博轉發與過百萬的點擊量。傳統媒體的介入使得陳中對微電影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說:"未來,微電影會有更多跨界、混搭的可能性,其所承擔的功能,也絕不僅僅局限于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