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1

Why Japan’s Cellphones Haven’t Gone Global

先端行き過ぎた日本の攜帯端末、その「おごり」が海外進出失敗の原因か―米紙

2009年7月20日、米紙・ニューヨークタイムズによると、日本制の攜帯電話端末は世界の何年も先を行きながら、自國の攜帯市場の需要に目を向け過ぎたために、海外進出における競爭力が育たなかったという。

日本の攜帯端末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メールができるのはもちろん、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や搭乗券にもなり、體脂肪計測機能まで付いている。しかし、海外ではパナソニック、シャープ、NECなどの日本制攜帯端末はほとんど見かけない。日本企業で唯一、海外で成功しているのはスウェーデンのエリクソン社とのジョイントベンチャーの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だけだが、それでも09年の第1四半期のシェアは6.3%に過ぎず、ノキアやサムソンなどに大きく遅れをとっているという。

これは日本の攜帯端末が時代の先を行き過ぎて世界で受け入れられなかったことや、iモードなど日本國內に特化した通信規格の開発に傾き過ぎたことが原因だと同紙は分析している。また、01年ごろから日本市場の需要が日ごとに増大し始め、各社がその対応に追われて海外進出の努力を怠ったことも大きく影響しているという。不況で國內需要が大幅に減少する中、「日本は今、海外進出しなければ死を待つしかない」と業界関系者は警告している。
----------------------

紐約時報:日本手機為何困于國內

加拉帕戈斯綜合癥

乍一看,日本手機應該是手機發燒友們的理想選擇:集合了移動互聯網、E-mail,可作信用卡、登機牌,甚至可以當體脂計算器用。

但是你很難在芝加哥或是倫敦的街頭,看到有人使用諸如松下、夏普或者NEC等日本品牌的手機。盡管日本手機廠商在國外市場已辛勤耕耘多年,但遺憾的是依然收獲廖廖。

日本東京的市場咨詢公司Eurotechnology 總裁Gerhard Fasol表示,日本多年以來在創新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卻沒有從中獲得相應的商業利潤。

日本手機的這種情況可以用個專門的詞“加拉帕戈斯綜合癥”來形容下。(注:加拉帕戈斯是一個地理位置獨特、物產豐富但長期以來與世隔絕的群島。在此形容日本手機創新獨到,但商業推廣不利。)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講師Takeshi Natsuno也對此進行了解釋,他說,日本手機就像達爾文筆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特有生物一樣,美艷絕倫、卻深藏閨中不為人知。

作為成功推出i-Mode 的幕后推手,今年Natsuno先生建議稱,應該征集如何將日本手機推向全球的好的想法。

Natsuno表示:“讓每一位普通用戶都擁有一部超炫的手機,那么我們就得自問,日本能不能有效地利用這種優勢?”

唯一一家真正走向全球的手機廠商只有索尼愛立信,但這家廠商只是日本電子商與瑞典電信公司的合資企業,而且總部還在倫敦。

索尼愛立信也因巨大虧損遭受巨創,2009年第一個季度的市場份額還只有6.3%,落后于芬蘭的諾基亞,韓國三星、LG以及美國摩托羅拉。

然而,與日本手機這點可憐的全球影響力相比,日本手機行業的創新延伸卻觸角頗廣:1999年加入e-mail功能,2000年推出數碼相機功能的手機,2001年3G手機問世,2002年音樂下載手機登場,2004年手機電子支付開始應用,2005年數字電視手機盛行。

日本目前已有1億個3G智能手機用戶,與美國這個用戶基數更大的市場相比,3G用戶超過其兩倍。很多日本用戶通過手機,而不是電腦來使用互聯網。

確實,日本手機廠商已經在這個數字時代處于主宰地位。不過,他們有點聰明過頭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手機廠商們就被囿于國內市場了,當時日本出臺了獨立自主的2G標準,這一標準被海外市場置之不理。運營商建設了柵欄式的互聯網服務,如i-Mode。這個互聯網應用培養了日本龐大的電子商務和內容市場,但也因此慢慢將日本與全球市場孤立起來。

2001年,日本先行一步采取了3G技術,這個時候,日本之外的其他市場還在觀望中,這樣就進一步使日本手機遠遠拋開了海外的絕大多數市場。

之后,90年代末,日本手機得到了快速發展。2000年初,日本手機廠商開始試探性關注海外市場。不過這時候的市場份額已是顯著縮水,當然部分原因也在于當時的經濟不景氣和人口老齡化問題顯現。2008年的手機出貨量僅占總份額的19%,預計2009會更少。行業格局已基本圈定,全球八大廠商競爭這一市場。

日本部分手機廠商目前已經考慮推進海外市場的發展,其中包括在2006年因為海外市場推廣失敗而退出的NEC。同時松下、夏普、東芝和富士通都表示計劃拓展海外市場。

市場咨詢公司Gartner日本公司副總裁Kenshi Tazaki認為,日本手機廠商需要海外市場,不然他們的業務也就走到盡頭了。

最近,Natsuno召集了21名業內分析人士在東京市中心的一座摩天大樓里召開會議。他們在會上分析了市場數據,期間充滿斥責,與會人員也不時搖頭。

日本手機存在的問題

本次會議還就日本手機本身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一些參會者表示,雖然日本手機硬件先進,但界面非常原始,多數手機無法像iPhone等其他國外智能手機一樣,和PC實現數據同步傳輸。

軟銀移動高級執行副總裁Tetsuzo Matsumoto認為,因為每款手機都設計成用戶定制頁面,因此手機研發相當耗時而且成本高昂,這樣,日本的手機就像是手工作坊出來的一樣,發展非常受限。

另外日本手機市場也有一些獨特之處,比如說翻蓋手機盛行,但這種款式在海外市場卻不太受待見。再有近期的太陽能和防水功能手機,雖然在硬件上有所創新,但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還有,由于過份追求硬件,使得新款手機都看起來厚重笨拙。有分析師認為,手機廠商對硬件等外圍設備的太多關注已經阻礙了手機的創新。

比如夏普為軟銀定制的912SH,居然集成了可90度旋轉的液晶屏、GPS導航、條形碼掃描器、數字電視、信用卡功能、視頻會議以及可以通過面部識別解鎖手機的攝像頭多種功能。

日本手機研發者對蘋果iPhone和應用商店的全球盛行艷羨不已,iPhone不僅將美國和歐洲的手機行業從硬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同時還引導了手機軟件應用的熱潮。Natsuno把玩著他買的iPhone 3G手機嘆道:“這個才是我想做的手機”。

日本手機在硬件上的先進,同時軟件方面又相當原始,這種差異使得日本同行很困惑iPhone的成功,這到底是時尚前沿還是無聊之作?一名分析師表示,日本用戶只是不習慣將手機和電腦相聯。

Natsuno牽頭的這次會議指出了解決“加拉帕戈斯綜合癥”的方向:日本手機廠商需要更多地關注軟件,聘用海外相關人才,同時更應該把眼光放遠、關注海外市場。

巴克萊資本日本通信行業分析師Tetsuro Tsusaka說:“日本手機行業現在關注海外還不算太晚,加拉帕戈斯群島外大多數的手機還相當落后”.

日本手機廠商想要拓展市場,但他們的聰明才智卻沒用到點子上
++++++++++++++++++++++++

Why Japan’s Cellphones Haven’t Gone Global

Japanese cellphone makers want to expand, but their clever handsets do not work on other networks.

By HIROKO TABUCHI
Published: July 19, 2009

TOKYO — At first glance, Japanese cellphones are a gadget lover’s dream: ready for Internet and e-mail, they double as credit cards, boarding passes and even body-fat calculators.


Competition is fierce in the relatively small Japanese cellphone market, with eight manufacturers.

Takeshi Natsuno developed a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that caught on in Japan.

But it is hard to find anyone in Chicago or London using a Japanese phone like a Panasonic, a Sharp or an NEC. Despite years of dabbling in overseas markets, Japan’s handset makers have little presence beyond the country’s shores.

“Japan is years ahead in any innovation. But it hasn’t been able to get business out of it,” said Gerhard Fasol, president of the Tokyo-based IT consulting firm, Eurotechnology Japan.

The Japanese have a name for their problem: Galápagos syndrome.

Japan’s cellphones are like the endemic species that Darwin encountered on the Galápagos Islands — fantastically evolved and divergent from their mainland cousins — explains Takeshi Natsuno, who teaches at Tokyo’s Keio University.

This year, Mr. Natsuno, who developed a popular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called i-Mode, assembled some of the best minds in the field to debate how Japanese cellphones can go global.

“The most amazing thing about Japan is that even the average person out there will have a superadvanced phone,” said Mr. Natsuno. “So we’re asking, can’t Japan build on that advantage?”

The only Japanese handset maker with any meaningful global share is Sony Ericsson, and that company is a London-based joint venture between a Japanese electronics maker and a Swedish telecommunications firm.

And Sony Ericsson has been hit by big losses. Its market share was just 6.3 perc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9, behind Nokia of Finland, Samsung Electronics and LG of South Korea, and Motorola of Illinois.

Yet Japan’s lack of global clout is all the more surprising because its cellphones set the pace in almost every industry innovation: e-mail capabilities in 1999, camera phones in 2000, third-generation networks in 2001, full music downloads in 2002, electronic payments in 2004 and digital TV in 2005.

Japan has 100 million users of advanced third-generation smartphones, twice the number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uch larger market. Many Japanese rely on their phones, not a PC, for Internet access.

Indeed, Japanese makers thought they had positioned themselves to dominate the age of digital data. But Japanese cellphone makers were a little too clever. The industry turned increasingly inward. In the 1990s, they set a standard for the second-generation network that was rejected everywhere else. Carriers created fenced-in Web services, like i-Mode. Those mobile Web universes fostered huge e-commerce and content markets within Japan, but they have also increased the country’s isolation from the global market.

Then Japan quickly adopted a third-generation standard in 2001. The rest of the world dallied, essentially making Japanese phones too advanced for most market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growth of Japan’s cellphone market in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2000s gave Japanese companies little incentive to market overseas. But now the market is shrinking significantly, hit by a recession and a graying economy; makers shipped 19 percent fewer handsets in 2008 and expect to ship even fewer in 2009. The industry remains fragmented, with eight cellphone makers vying for part of a market that will be less than 30 million units this year.

Several Japanese companies are now considering a push into overseas markets, including NEC, which pulled the plug on its money-losing international cellphone efforts in 2006. Panasonic, Sharp, Toshiba and Fujitsu are said to be planning similar moves.

“Japanese cellphone makers need to either look overseas, or exit the business,” said Kenshi Tazaki, a managing vice president at the consulting firm Gartner Japan.

At a recent meeting of Mr. Natsuno’s group, 20 men and one woman crowded around a big conference table in a skyscraper in central Tokyo, examining market data, delivering diatribes and frequently shaking their heads.

The discussion then turned to the cellphones themselves. Despite their advanced hardware, handsets here often have primitive, clunky interfaces, some participants said. Most handsets have no way to easily synchronize data with PCs as the iPhone and other smartphones do.

Because each handset model is designed with a customized user interface, development is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said Tetsuzo Matsumoto, senior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t Softbank Mobile, a leading carrier. “Japan’s phones are all ‘handmade’ from scratch,” he said. “That’s reaching the limit.”

Then there are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Japanese market, like the almost universal clamshell design, which is not as popular overseas. Recent hardware innovations, like solar-powered batteries or waterproofing, have been incremental rather than groundbreaking.

The emphasis on hardware makes even the newest phones here surprisingly bulky. Some analysts say cellphone carriers stifle innovation by demanding so many peripheral hardware functions for phones.

The Sharp 912SH for Softbank, for example, comes with an LCD screen that swivels 90 degrees, GPS tracking, a bar-code reader, digital TV, credit card functions, video conferencing and a camera and is unlocked by face recognition.

Meanwhile, Japanese developers are jealous of the runaway global popularity of the Apple iPhone and App Store, which have pushed the American and European cellphone industry away from its obsession with hardware specifications to software. “This is the kind of phone I wanted to make,” Mr. Natsuno said, playing with his own iPhone 3G.

The conflict between Japan’s advanced hardware and its primitive software has contributed to some confusion over whether the Japanese find the iPhone cutting edge or boring. One analyst said they just aren’t used to handsets that connect to a computer.

The forum Mr. Natsuno convened to address Galápagos syndrome has come up with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Japan’s handset makers must focus more on software and must be more aggressive in hiring foreign talent, and the country’s cellphone carriers must also set their sights overseas.

“It’s not too late for Japan’s cellphone industry to look overseas,” said Tetsuro Tsusaka, a telecom analyst at Barclays Capital Japan. “Besides, most phones outside the Galápagos are just so basic.”

2009-07-17

中國越發展 美國越富

本文來自《裝備制造》雜志,作者系郎咸平,原標題《當前國際產業分工下國企和民企都可能被淘汰》全文如下:

今天的國際競爭已經不是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一個全新的產業鏈的競爭時代。在產業鏈中,"制造"環節的價值最低。中國企業要改變在國際分工中的定位,要在產業鏈競爭中獲得新生和發展。

中國制造業的困境與突圍

請問各位為什么大學生就業難,你們相不相信你們在媒體看到的解釋基本上都是錯的?有多少人相信今天的中國是個制造業大國?沒有人敢講話了吧,因為我們需要針對這個話題進行反思。今天,我不是簡單來告訴各位為什么,我希望我們未來的領袖們能夠知道,我們應該具有逆向思維。

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競爭

我從制造業大國這個話題開始吧。我在這里清楚地告訴各位,中國不是制造業大國,真正的制造業大國是美國。你們可能覺得很奇怪:我們的廣東地區、江浙地區和東北地區有多少制造業企業啊,怎么說中國不是制造業大國呢?

我清楚地告訴各位,今天的國際競爭已經不是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一個全新的產業鏈的競爭時代。什么叫做產業鏈競爭?我以芭比娃娃為例吧,中國和美國之間去年針對芭比娃娃發生過貿易摩擦。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出口玩具進行了諸多挑剔,什么含鉛量過重啊等等。含鉛量過重,所以要退貨。可是大家想想,為什么要放這么多鉛呢?不是你產品的設計的要我這么做的嗎?大家再想一想,我們制造芭比娃娃過程當中,我們壞我們的環境,浪費我們的資源,剝削我們的勞動,結果是我們制造出價值1美元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國沃爾瑪的零售價格是9.99美元(約10美元)。從1美元升值到10美元的過程當中,9美元的價值是從哪里來的?是誰創造的?

我們過去的討論只是針對1美元做文章,包括產業設計等等,這都是忽視了產業鏈競爭的重大特點。我認為,產業鏈競爭是"6+1"的環節,"6"是6大軟性環節:一是產品設計,二是原料采購,三是長途運輸,四是訂單處理,五是批發經營,六是零售;"1"是硬性環節:制造環節。這6大環節創造出了9美元的價值,這6大環節就是整條產業鏈里面最有價值、能夠創造出最多盈余的環節,但都不是我們中國企業所控制的,最有價值的6大環節基本上都掌控在歐美國家手中。

我們中國企業在國際分工時被分派到價值最低、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和剝削勞動環節--制造環節。也就是說,當我們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剝削勞動創造出1美元血汗產品之后,我們就同時替美國制造出了9美元的價值。因此,中國越發展,美國越富裕。這就是產業鏈競爭的影響!

冷熱并存的中國二元經濟

各位同學,你們的未來就是中國的未來。那么,這種國際分工、國際產業鏈的競爭和各位同學是什么關系?為什么大學生就業難?答案就在這里。我們國家以前大學生的比例嚴重低于歐美平均水平,于是進行大學合并和擴招,培養出更多大學生,并以為有更多大學生之后我們的經濟就會更有質量、就會更高速地發展。但這個想法的前提就是個問題!美國為什么需要很多大學生,而中國培育出這么多優秀大學生卻失業?一般媒體說是同學們水平不夠、不夠用功、專業不對口。可是我覺得媒體都說錯了,"專業不對口"更是特別可笑,可笑得一塌糊涂!

我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當了很多年的教授,在美國也教過好幾家大學,但我從來就沒有看過哪個學校是專業對口的。那么,我們中國的大學生專業不對口有什么錯呢?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不對口,因為本科教育的本質目的是通才教育,專科教育才要求專業對口。說"專業不對口"本身是一個錯誤,完全扭曲了大學教育的本質。產業鏈跟大學生就業難有什么關系?關系太重要了,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是在整條產業鏈"6+1"的環節里面,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6"而不是"1"。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什么呢?產業鏈里面6大軟環節。今天的中國的產業結構,是一個以"1"為主而不是以"6"為主的產業結構。這個產業結構是大學生失業問題的源頭。我們中國的產業現狀不足以支持這么多的大學生就業。美國需要很多大學生,因為它掌握的是產業鏈里面最有價值的"6"部分,它要通過大學生的通才教育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我們一直忽略、甚至不理解在國際產業的分工中我們國家是處于何種的劣勢地位。所謂劣勢,就是以制造業為主產生了諸多的后遺癥。我們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不得不考研究生,研究生考過了又失業了,再考博士生,但博士生要做本科生的事情,不是很大的人才浪費嗎?在國際產業鏈的分工中,我們已經失敗了,我們被定位在價值最少的制造環節,這個制造環節的特征就是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剝削勞動力。而6大軟環節既不剝削勞動,又不浪費資源,更不破壞環境,卻能創造出9倍的價值。大學生在這6大軟環節中才能學有所用和占據優勢,才能替國家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以我們中國制造業而言,2006年還能達到5%的凈利潤回報,2007年是2%左右吧,2008年呢?可能是負的吧?我們制造業困難不是因為我們不勤勞,不是因為我們不努力,而是一開始我們就處在整個產業鏈結構中最沒有價值的一部分。最近,政府推動了宏觀調控政策,原因說是,中國經濟過熱。但我敢問各位企業家們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們,你們認為是經濟過熱嗎?如果經濟是過熱的,為什么你們的日子這么難過呢?而且是一天比一天難過呢?

當產業鏈最末端、價值最低的制造業碰到雪上加霜的時候會怎么做?從產業鏈的分工設身處地為企業想一想。企業會想:關閉算了,做什么做呢?2%的利潤率,多艱難啊!而且整個制造過程是非常復雜麻煩、非常費心勞神的,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搞生產,搞到最后100元錢才賺2元錢。于是真把工廠關了,把應該投資再生產的錢拿出來去炒樓、炒股,所以,2007年房價和股市會飆漲,有嚴重的泡沫。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空前絕后的二元經濟體制:不是完全蕭條,也不是完全過熱,是同時過熱同時蕭條。70%~80%的企業基本上是蕭條的,剩下的20%~30%是過熱的。與地方政府推動 GDP有關的建設部門是過熱的,比如高速公路、大橋。這個既熱又冷的環境就是二元經濟環境。而造成二元經環境的主因,對于過熱的制造業而言,是由于產業鏈定位的錯誤;對于過熱的部門而言,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而造成的。可是宏觀調控下,一再提高利率,一再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會使得過冷的更多民營企業處境雪上加霜。我去年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人是不信的,因為大家都認為是流動性過剩--我反對流動性過剩之說。我去年就說深圳房價飆漲是因為深圳的經濟環境更糟糕了,預測深圳一定有企業大量倒閉。今年統計數據出來了,事實就是這樣。是企業部門產業鏈定位的錯誤以及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的這種特殊的二元經濟環境造成的,而不是流動性過剩問題。任何的宏觀調控政策搞不好就只會使二元經濟環境惡性化。因為一提高利率,就會使更多企業干不下去了,而拿起資金炒、樓炒股去。

兩只禿鷹的產業戰略

你們年輕人未來的行為將會對中國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你們不理解中國的現狀,又如何能夠改正中國、保住中國?今天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批評我們中國的現狀,實際上是給在座所有的年輕人更大的責任、更大的負擔。中國未來要靠誰啊?不就靠你們年輕人嗎!

我們中國還有廉價勞動力優勢么?過去,你可以這么想,但今天,你不能這么想。對個別工廠而言可能還有勞動力的優勢,但放在整條產業鏈的競爭下就毫無優勢可言。還以芭比娃娃為例。芭比娃娃的整條產業鏈10美元,而制造業的勞動成本,只占著1美元的25%,即勞動成本只占25美分。就這么少!所以,想通過中國廉價勞動力走出國門的企業都必將失敗。比如 TCL和明基都提出來要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國外的品牌、技術,實現"走出去"。我當時的觀點毫不客氣——你一定會失敗。我從來不講什么你有可能會成功。TCL收購了阿卡特爾和法國的湯普森,明基收購了西門子的移動業務。你們會說,阿卡特爾、湯普森、西門子不都是國際名牌么?不都有著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么?既有品牌又有技術,再配合上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哪有失敗的可能,當然會成功了。但是,今天你們就不應該這么想了,應該同時直面"一定會失敗"的批評。為什么?因為勞動力優勢只是1塊錢的25%,在10塊錢價值里只占25分,根本沒用。結果沒多久之后,TCL和明基的跨國經營轟然倒塌,根本走不出去。
今天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國企和民企哪個更有效率的問題,而是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之下,如果國企和民企不能急起直追的話,就有可能雙雙被淘汰。事情就是如此之嚴峻。

我們應該怎么辦?我想來換種方式玩游戲-- 如果你是美國人,你會怎么對付中國?假設我所講的這一切美國人都知道,他會怎么做?我希望大家有智慧地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你們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嗎?告訴各位,聰明和智慧是不同的,你們要做最有智慧的一群人,而不是只有小聰明的人。怎么樣讓自己修煉成最有智慧的人?就要徹底理解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只有從徹底的理解脫胎換骨、浴火重生,你才能成為中國最有智慧、最杰出的領袖人物。智慧來源于不斷地積累。你要成功,就必須這一輩子都在不斷積累,只有積累到一個高度之后,你才會突然爆發,才有成功機會。

你們出去看看今天的天空,跟過去是不一樣的:今天的天空盤旋著兩只"禿鷹"。這兩只禿鷹看著我們中國的企業慢慢流血而死的尸體,即將飛撲下來,把我們的尸骨啃得精光。它們在天空邊盤旋邊流口水。這兩只禿鷹是誰?

今天晚上你們會去吃飯,有多少同學會去喝青島啤酒。在我演講這一剎那,青啤還是國企,青島國資局控股30%。但它的第二大股東是美國安海斯布什,占27%,安海斯布什只要多買4%的H股,突然之間,青啤就會變為外資企業。只要4%的股份!青啤在2001年的時候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經營面臨極大困難,負債率高達89%,青啤在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發行了14億元的可換股債券賣給了安海斯布什,安海斯布什將這種可換股債券轉換成27%的股份。今天在整個產業鏈的競爭里,我們有多少企業與當時的青啤類似。安海斯布什就是頭上盤旋的第一只禿鷹,黃嘴巴的、最厲害的禿鷹,它叫做產業資本。預警各位要及早注意產業資本對中國企業的掠奪。

第二個例子,美國的凱雷基金想收購我們重工業領域的企業徐工,當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堅決反對。我的理由是國有企業的好壞不能以凈資產做評價,一個企業的價值不取決于凈資產,而取決于這個企業的有序經營人。我反對徐工出讓給產業基金,道理很簡單,我們一旦賣掉之后,凱雷基金會以10倍的價格將徐工分拆賣掉賺大頭。凱雷基金就是天上盤旋的第二只禿鷹,它叫做金融資本。我們的企業要走出去國際化,但是歐美國家通過兩只禿鷹進入中國,看著我們的企業逐漸流血而死,伺機準備飛下來啃食我們的尸體。

你們可能會問我:我們自己努力都不能賺錢,老外憑什么能賺錢?這句話問錯了!我們不賺錢,老外也不一定能賺錢,但我就是要告訴你,整條產業鏈是10塊錢,制造業這1塊錢賺不賺錢不重要,最多也就賠 1塊錢,因為你可以從其他6大環節賺更多的回來。因此,兩只禿鷹買你的企業,不是看你能不能創造利潤,而是看能不能把你融入到產業鏈當中。這就是兩只禿鷹的產業戰略!而我們對此還一無所知,還在搞招商引資,歡迎它們進來洗劫我們的企業。當兩只禿鷹把我們的制造業融入到整個產業鏈當中之后,雖然變成了兩只禿鷹的產業,但是它仍然會把制造業繼續放在中國,繼續浪費我們的資源、破壞我們的環境、獲取我們的勞動。這就是國際分工的狀況,這就是我所解釋的新時代的國際分工。

正確的國際化方略

在這種格局之下,各位想問:郎教授,工廠都在中國,難道你反對我們中國國際化嗎?難道你反對外資進入中國嗎?我怎么會反對呢!我是最贊成國際化的!我是吃資本主義奶水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如果說我左傾的話,那么右的也是錯的--我是最中立的。我太理解資本主義的本質了,我才能看清這一切:資本主義的本質從來都是掠奪,從來沒有改變過,從150 年前大清王朝時期到今天都沒有改變過;唯一的差別只是150年前它是以堅船利炮為主,今天以經濟金融為主,但掠奪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你們會問:工廠在中國,產業基金也好,金融資本也好,難道你不讓它進來嗎?我非常歡迎它進來。這里,我想代大家請教一下農民如何做灌溉。農民會說,灌溉很簡單,你把這個水閘打開之前必須得先挖溝渠,溝渠挖好之后再把水閘打開,讓水順著溝渠流到需要水的農田就行了。如果你傻里吧唧地問農民忘了挖溝渠怎么辦,農民肯定會罵你笨吶,你忘了挖溝渠就把水閘打開,那不就洪水漫流把良田都淹了嗎?

我們今天的"國際化",忘了挖溝渠就打開水閘,洪水漫流大地,外資大欺小、強欺弱,把我們內資企業的良田美地都淹沒了,這是我所反對的國際化。我非常支持國際化,絕對歡迎國際化,絕對歡迎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大舉進入中國,但是國際化的前提是我們要先挖好"溝渠"。什么是"溝渠"?就是你一定要制定嚴肅的法制化游戲規則,這個規則是要控制這個國家的包括政府、國有企業和百姓在內的所有個體。如果缺乏嚴肅的法制化游戲規則,你盲目地引進外資,陡然放兩只禿鷹在天空盤旋,這兩只禿鷹就會像洪水席卷大地,把良田都淹沒了。中國目前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行。

你們的肩膀上有多么沉重,你們知道嗎?你們負擔之所以沉重,是因為包括我本人在內的我們這一代人做的不夠好,我們這一代人做的確實太差。你們的日子是極其艱難的,你們第一關要闖過的是就業問題,二是就業之后你們的肩膀上都負擔著極重極重的重擔,你們要改正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做好的一切,中國的未來只有靠你們了。

2009-07-10

一些西方媒體無視真相的傲慢與偏見

2009年07月10日07:21 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大衛

  前幾日,和美國使館一位高級外交官交談,談及對美國媒體的對華報道有何看法時,他直言,不喜歡那些意識形態的東西,不喜歡他們總是在涉及中國的報道前面加上“共產主義中國”。

  如這位外交官所言,這種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做法一直存在,在遇到具體事件時往往會夸大,甚至歪曲事實。這種有色眼鏡下的失實和偏見,在烏魯木齊7·5事件的報道中,時隱時現。

  烏魯木齊7·5事件之后,中國官方采取了開放的態度,逾百家境外媒體赴當地采訪。在7月6日至8日的報道里,我選取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美聯社、《德國之聲》等西方媒體的報道作為樣本,看其是如何以所謂的“客觀”,傳播其理念和觀點的。

  第一招,移花接木,改變事件性質。

  “7·5”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迄今為止,已造成156人死亡、1080人受傷。這樣一起暴力事件,發生在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施暴者、殺人者均毫無疑問地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因為任何政府都有責任和義務依法治國。依法維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事件發生后不久,美聯社發自烏魯木齊的報道這樣寫道:在新疆,騷亂和街頭毆斗導致至少140人死亡,828人受傷,死亡人數仍在增加,在維吾爾族穆斯林和漢族發生不和后,迅速演化為暴力,隨之警察封鎖了部分街道。《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少數民族新疆維吾爾族和人口占多數的漢族于星期天發生沖突,造成150多人死亡。《德國之聲》則無視傷亡巨大的事實,援引流亡海外的維吾爾人組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大約3000名維吾爾人舉行了和平示威活動,參加和平示威的維吾爾人為了表明抗議活動和分裂主義沒有任何關聯。

  輕巧的導語、簡單的描述,就把156個鮮活生命的逝去和1080人受傷一帶而過,西方價值觀對于生命的尊重在這里蕩然無存,那些在街頭散步時被暴徒捅死的女子甚至不值得他們多費半點口舌。就這樣,犯罪成了斗毆,有組織地向無辜百姓施暴成了雙方的沖突,如此輕而易舉,如此不露聲色。

  移花接木,是西方媒體所擅長。《紐約時報》7日的一篇題為“現在的新疆”的社論開頭就說,本輪麻煩始于維吾爾人上街抗議東莞維族漢族工人斗毆,希望政府深入調查。進而,社論“誠實”地表示,我們不清楚誰應該為抗議轉變為暴力負責。依此邏輯,施暴者是“和平抗議”者,似乎不應負責;依此邏輯,那些無辜死去的人,需要為“斗毆”承擔一定負責。

  第二招,厚此薄彼,讓自己支持的一方擁有更多話語權。

  《紐約時報》發自烏魯木齊現場的報道(題為“沖突凸顯種族分歧”)開頭頗為煽情:一些戴著面紗的女子,透過面紗注視著包圍她們的武警部隊,有些人把失蹤家屬的身份證舉在空中。她們舉起拳頭,眼含淚水,要求釋放孩子,釋放丈夫。她們的孩子、丈夫在幾天前的騷亂中被警察帶走。

  明顯的傾向性在報道中顯露無遺。這幅略帶悲愴的畫面,宣揚著西方推崇的對親屬的愛,平民面對擁有“暴力”的警察時的勇敢,但它沒有說,他們的親屬是犯罪嫌疑人,也沒有去傾聽那些無辜死難者的家屬的聲音。需要,則取;不需要,則舍。《紐約時報》的社論援引了“大赦國際”的觀點,而《華爾街日報》干脆刊登題為《真實的維吾爾故事》的言論,作者恰是被中國官方認定是暴亂組織者的熱比婭。

  但是,這些媒體在報道西方國家的騷亂時,卻又態度全然不同。1992年4月,因為白人警察毆打黑人羅德尼·金,美國洛杉磯發生騷亂,布什總統派 4500名聯邦官兵進城。路透社的報道開頭就說,士兵如何在城內巡邏,并在電訊稿開頭援引布什總統的話說:“我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復秩序。”而當中國發生烏魯木齊7·5事件時,中國官方的聲音總是刻意地被蓋住,遠在海外的流亡人士卻成了主要信源,可謂舍近求遠,舍本逐末。

  第三招,玩弄文字,給中國貼上標簽。

  西方媒體對詞語進行精心選擇,以“巧妙”地顯示其用意。對于新疆事件,多數西方媒體用了騷亂(Riot)一詞,對殺害了156人的暴亂分子,卻沒有用暴徒(Mob)這一說法。但部分漢族民眾上街后,《金融時報》發表題為“暴徒向維吾爾人發動報復”的文章,文章寫道,有些聲音,維吾爾居民不會忘記。在維吾爾人主導的騷亂后,木頭和鐵器拖拉在人行道上的聲音打破了寂靜,讓所有聽到的人望風而逃。

  在中國政府采取措施恢復秩序時,西方媒體習慣用一些詞語表明自己立場,在報道素材的選擇上,也著力體現其“良苦用心”。比如,說鎮壓 (Crackdown),比如像《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所說,中國向新疆揮動“鐵拳”。而對于暴力犯罪,則淡化為抗議者(Protester),澳大利亞的《時代報》走得更遠,把暴力行動的策劃者熱比婭稱為“和中國戰斗的鋼鐵女人”,英國《衛報》也特意刊登了贊頌熱比婭的一篇人物特寫。

  第四招,拼湊材料,以看似不公正的背景材料來實現其不公正的目的。

  英國《每日鏡報》在導語簡要介紹死亡人數后,筆鋒一轉寫道,烏魯木齊的騷亂數千人卷入,引發該地區的大量安全鎮壓,在新疆,維吾爾族“長期抱怨受漢族統治者的壓制”。《紐約時報》的報道也稱,許多維吾爾人講突厥語,信伊斯蘭教,痛恨漢族的統治,中國安全部隊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強對這一盛產石油地區的統治。

  這些媒體對中國政府多年來優待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少數民族政策只字不提,對絕大多數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友好共處只字不提。

  長期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西方媒體多年來對中國的刻板成見太深。在貼上“共產主義中國”后,所有不同政見、所有反對政府的聲音、所有騷亂都想當然地把板子打在中國官方身上,當自身偏見超越客觀之后,媒體本身的公信力也成了問題。

  另外,西方媒體的傲慢和自我中心也是偏見產生的重要原因。舉個簡單的例子,“9·11”后,美國媒體毫無理性地愛國,反恐成了政治正確,而且要求世界各國遵從;美軍入侵伊拉克,美國媒體被裝進美軍戰車,不停發回報道炫耀又打死多少伊拉克人。而中國允許外國記者去新疆采訪,卻被指責為官方安排,看不到實情,雙重標準體現得淋漓盡致。

2009-07-06

日本公司之八大奇事

第一奇:辦公室里無長女
  第一次到日本公司辦事,大有回到了1990年代初期中國外企的感覺,頗有點兒眼暈。為什么呢?只因這日本公司的女職員一水兒年輕小姑娘,多半在二十幾歲,三十歲往上的便少見,至于國內企業里熱情給人張羅對象的華發級阿姨,這里簡直是鳳毛麟角了。日本女員工多打扮入時,舉止又得體,相貌如何不去評論,這青春本身就是無敵,頗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
  之所以說它像中國當年的外企,是因為那時中國外企公司多剛剛起步,沒有什么歷史積淀,而招聘上崗的制度,對于年齡較大的國人來說又不免欠缺“鐵飯碗”的穩重,所以能招上來的都是有資本冒險的青年男女。于是,早期的外企,多是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天下。但是略一細看,發現這日本公司還是有些不同——女的都年齡差不多,男職員則老少不一,黑頭、白頭、花頭參差不齊。這讓我當時頗有些疑惑——日本歲數大的女職員都上哪兒去了?錢玄同曰人過四十不死也當自殺,難道這家公司也是這樣激進的?可錢老的理論不分男女。
  久之,才明白日本公司的女職員年輕是一種普遍現象,不過原因當然沒有錢先生說的那樣恐怖,而是日本女子有一個傳統,即結婚以后就不再工作,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當年我們看電視劇《阿信》可能還有印象,婚前的阿信費了多年的功夫在理發館學藝,結婚以后卻一次也沒去找過工作,對中國人來說覺得有點兒費解,在日本,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到了結婚年齡,比如二十六七歲,女職員們就紛紛“光榮退休”了,辦公室里自然見不到她們的蹤影。
  不過,這種現象近年來已經不是絕對,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頗有一些女博士、女碩士走出校門。在現代社會思潮的沖擊下,她們已經不肯像前輩一樣安分守己地婚后繞著灶臺轉。大量外國企業進入日本后,給婚后女性更多發展的機會,今天在日本一些公司里面,也開始出現了女部長、女經理的身影了。
  在中國的一些日本企業中也有時也有這樣的現象,不過情況沒那么嚴重只是部分企業,但原因與日本并不相同。大家都知道日企大多很扣的。很多人都喜歡跑到歐美企業去。所以一般進日企的應屆畢業生為多,其中女生更多。所以我那個時候剛進日企時,那些同事都是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上下最多也就2~3歲。和同事相處感覺就像和同學相處一樣,人際關系還是很好處理的,就是工資實在是低了點,不過福利還是很完善的。那時當我辭職要離開時,最舍不得的就是那些同事了。哎,不過后來他們也陸續辭職了。
第二奇:男人天生占便宜
  在日本,偷偷打開財務部的報表看看,公司職員的薪水不算低,去掉稅收往往比在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地方還要高一些。有時候一些朋友就會據此對薩發發牢騷,說都是干一樣的活兒,憑什么在日本就拿得多些?薩說,嘿,不能這樣算,日本人的工資減一半算才合理啊。
  減一半算才合理的說法是有些夸張,但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大多數日本家庭,都是只有男人在外面掙錢的,“雙職工”這種概念在日本不普及。相比于很多國家夫妻一起工作的情況,既然掙錢的人少了一半,那討論工資時要先腰斬也就不奇怪了。
  也正因為如此,在日本社會,男人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無論東方西方,都有“女士優先”的傳統,唯有日本公司里,電梯門口如果有男有女,肯定是女的按住電梯鈕殷勤微笑,男的大搖大擺捷足先登,雙方都很自然——男的是日本社會的架海金梁么。所以,在日本作“Lady First”狀的,基本可以斷定是外國人。這種男女次序的顛倒,似乎也是我在世界各國所見的唯一例子。
  其實,這種不平等,還反映在公司內部的分配和升遷上,這方面男性更有天然的優勢,同時進入公司的男女員工,工資多不相同,男的總是多上幾萬。而奇怪的是日本女性對這種現象也安之若素,可能是傳統思維深入人心吧。日本公司女性員工多承擔的是秘書、出納等事務性工作,很少進入涉及公司命脈的開發、研制等部門,要是想升入管理層,更要比男性員工付出多得多的努力。受慣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教育的國人朋友,冷不丁到日本公司只怕會有些不適應。
  這個在中國的日企中,工資多少倒沒有男女之分。因為他們給中國人的工資都有規定的,條條框框都有根據的。你是落在哪個層次的就拿多少工資。只是同一級別的,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工資就要差很多,有的要翻好幾個倍呢。這點我們常常有點不平,而且聽說他們日本人一般來中國任期都是拿兩份工資的說,中國一份,日本一份。還有哦,他們來中國的任何費用,公司都有補貼,像公交費啦,小孩子的上學費啦,住房費啦。。。。等等。反正一個日本人的工資有的時候就能養活一個小課室里的中國人了。哎~~~人比人氣死人啊!不過每個來中國工作的人本人都有一個任期(にんき),一般都是3~5年的。任期到了就要回日本了。但是有些日本人一旦來了中國,就不肯回去了。以前我們的部長就是的,任期滿了,公司讓他回去。他不肯,就向公司提出讓他在外面開個顧問公司。后來就在外面開了個顧問公司。不過這樣的日本人也少,一般都還是只能乖乖回去的份。
第三奇:老外沉痛為行禮
  在日本公司,“禮”是一個非常要命的東西,這不是說同事之間的鞠躬問好,而是說的公司內部各種典禮儀式。日本公司的日常工作中,被稱作“禮”的各種儀式多而且令人矚目,有人說中國國營企業會多是一絕,以我的觀察日本企業的“禮”之多之復雜,也堪稱一絕了。
  日本是一個對儀式非常強調的地方,認為通過各種以公司為核心的儀式可以加強企業凝聚力,提高合作精神。所以無論發獎,過年,辭職調工作等等,都要舉行個正規嚴肅的“禮”。
  前面提到過,日本大多數公司上班的時候有“朝禮”,每人都要參加,站在一起,聽訓,鼓掌,喊口號,是表示工作即將開始,大家振奮精神的儀式,很有點兒像我們中小學校組織的升旗典禮。而到了下班時間,很多公司還有“夕禮”,員工要靜立聽老板鼓勵和感謝的話或者公司的企業之歌一類東西,最后老板說一句:“諸君辛苦了,今后還要繼續仰仗。”員工們回道:“也請您多關照。”才解散回家。不過,有一次和某洋人老板去造訪一叫啥樹下的日本大公司,卻因為正趕上“夕禮 ”差點兒弄出國際玩笑。原因是該公司的企業之歌是其創始人親自審定的,大概想到步步創業之艱心中感慨萬分,那旋律也就很悲壯。我們的汽車進入該公司的時候,正看到其員工們肅立聽這“悲壯”的歌聲,背景是夕陽西下風蕭蕭。我們那位老板渾身一凜,帶著一臉雞皮疙瘩轉身嚴肅道:“看來我們來得不太是時候,他們公司的某個重要人物可能剛剛去世。”
  新員工培訓,日本公司多采取“合宿”的方式進行,相當于我國足球界的封閉式訓練,在封閉期間,每天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種“禮”。這些“禮”無論大小,都有固定的程序。因為經過了專門的培訓,日本企業的員工,都堪稱“禮”的專家。
  但是,這些復雜的儀式外國人很難弄明白,我的一位美國同事曾負責接收一家日本企業,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弄清這些“禮”成了一個大問題。他為此就教于日本同事,弄了本類似步兵操典的教材看了三個小時以后,依然在什么時候該喊“噢咿”,什么時候該喊“哈咿”的地方奮力掙扎。眼看此人有憋死的危險,看不過眼的薩去解了圍。
  薩問:“人家起立你會跟著站起來么?”
  美國人答:“會啊。”
  薩問:“看到人家鞠躬你會跟著鞠么?鼓掌你會跟著鼓么?”
  美國人答:“會啊。”
  薩問:“那他們嘴里叨叨嘮嘮的時候你也嘀咕些含糊不清的東西比如默誦圣經第八章會么?”
  美國人答:“這個……要是換成好萊塢臺詞應該沒問題。”
  薩:“那你就照這個去處理就完了,還學那本書干嘛?”
  美國人:“¥#販##¥¥¥%%販?”
  我呆過的兩家公司都有早禮的,但夕禮的話,前一家有,后一家沒有。前一家,早上還要做早操來。呵呵!反正還蠻好玩的。對于鞠躬的話,一般日本人真的做得很到位的。有一次我們部門的一個日本人擔當在聽取部長指示的時候哦,那個腰哦彎得來就成90度了,而且一直保持這樣一個姿勢,直到那個部長把話講完。我們真是備受震驚啊!不過一般中國人的話,鞠躬還是會的,不過只是微微的彎彎。還有個日本人和奇怪的,他們走到你位子旁邊跟你商量事情的時候,都會蹲下來的。大概我們都坐著,他這樣蹲下來,可以和我們平視吧。或者就是為了避免站著的那種突兀吧。呵呵。反正搞不懂!
第四奇:最怕日本人說英語
  薩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商務語言,很能測量出這種跨國公司員工的素質來。以我們公司在國內的辦公室來說,規定辦公語言就是英語,這一點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業務需要。要說日本是發達國家,教育程度比較高,這一點凡是在日本工作過的人,都深有體會。我對日本公司員工的英語水平,最初也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那是因為日本也流行類似托福的考試,而在公司工作的日本員工,普遍都能考得高分,薩拿題目來上手一試,發現還真不容易。至少,考試我是考不過身邊的幾個日本工程師。如果寫個方案什么的,日本工程師的英語水平也很可觀。有人說日本人的英語是世界最可怕的,我當時不以為然。
  然而,第一次開公司的電話會,這個期望就被摔得粉碎。整個會議,日本員工幾乎噤若寒蟬。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天性怯于開口,所學類似我國的“啞巴英語”。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翻譯根本不能理解會議的內容。我當時就感到不妙,莫非是日本教育中聽力也不重視?
  以后才漸漸發現,日本公司里面的員工,雖然頗有人寫得一手好英文文章,卻既說不得,也聽不得!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直到有些日本員工對我的半調子英語提出意見,才讓我醒悟問題的實質。提意見的日本員工居然有好幾個,個個都是那種典型的“啞巴英語專家”,就讓人覺得有趣了。于是,薩耐心詢問——我究竟有哪些發音不準呢?人家很客氣,先謙遜了一番,意思是您的英語已經很好了,就是差那么一點點……比如,Rail這個詞,您的發音是“銳歐”,正確的發音應該是 “賴魯”,Saying,您的發音是“塞英”,正確的應該是“塞英鼓”
  嗯?!這種英語真是聞所未聞,薩瞠目結舌之后找了幾個美國同事,分別用我自己的發音和日本同事所說的“標準發音”重復了一次這些詞語,結論是美國同事和我站到了一條戰壕里,意思是這“中式英語”雖然拗口畢竟還聽得懂,這“日式英語”,那就完全的不知所云。
  事后才明白問題出在學習英語的方法上。在中國當過學生的,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學習英語時用漢字注音,被老師批評,讓拿橡皮擦掉,老師會告訴你那樣無法練出英語的發音。不幸的是日本人標準的英語學習方法,就是這樣干的。這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前后,強調英語教育,在全國征求學習的方法。最后一個曾經因為航船失事流落美國的日本人中標。此人到美國的時候一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于是就用了日文的“片假名”字母來標英語單詞的發音,日本人認為這個方法好,第一是發音符合日本習慣,第二是不懂英文字母也可以學英文了。不幸的是,這種片假名字母里面只有日文的發音,比如英文中的R音,那是根本沒有的,只能用 LU來代替……這種傳統,終于造就了今天只能在日本人之間交流的“日本味英語”。
  發現了這個問題,在公司的一次會議上,我就當作笑話把這件事講給其他開會的同事。日本同事也跟著笑。笑完以后,一位德高望重的日本同事語重心長地總結道:“我們現在是在日本,所以,大家在日本說英語,還是請按照日本的發音吧。”
  暈,我的英語老師聽到,不知作何感想。
  散了,有個美國工程師當場就表態了——我得申請調職——不然等我回去我女兒就聽不懂我的話啦。
  日本人的英語真的是不敢恭維的。不過很多來中國的日本人,中文都還是學得蠻好的。以前我們公司有個日本人還會上海話呢。問他怎么學的,他說看《老娘舅》看的,呵呵!實在厲害啊!還有的日本人甚至會拿著成語字典慢慢研究哦!對了,來上海的日本人最先學會的上海話,知道是什么嗎?“小姐,埋單。”“大轉彎 ”“小轉彎”呵呵!他們都說上海話的發音和日語發音有的真的很像。就像以前常說的“褲子么挖苦大仙哇,阿紫么哇啊大仙哇”乍一聽真的很想日語的。呵呵!
第五奇:咖啡罐子喝掉底
  在國內聽過一個對日本公司諷刺的說法——在日本公司里面,飲水機的水罐上要用線作出格子標志,每個員工一次只能喝一格。這看來很符合日本人呆板而強調細節的性格,不過喝水都這樣定量未免夸張,我覺得這是有熟悉日本人性格的朋友在開玩笑。要真的這樣限制,估計我所在的公司就沒法營業了。
  日本的公司員工,平時在班上消耗最大的兩樣東西,就是煙和咖啡。煙,因為只能去吸煙室抽,又有大量“吸煙有害健康”的提示,有一部分日本人敬而遠之,就是抽的,也很有些禁忌。當年陳祖德和日本棋手下棋,發現他們有個習慣,過濾嘴香煙剩好長一截兒就插到煙灰缸里,還奇怪日本人為何如此浪費。公司里日本人抽煙也是這樣,其實,這是因為日本人相信即便是過濾嘴煙,如果煙氣經過更長的過濾通道,也可以危害少些。生活中日本人怕死得很,和窮兇極惡的武士道完全不相干。
  可是咖啡就不一樣了,雖然這東西都說有成癮性吧,還沒聽說喝咖啡能得癌癥的,所以大多數日本員工都樂此不疲。各公司一般都設有咖啡自動銷售機,作為一個日本工程師,每天消費咖啡五六杯頗為平常。咖啡用水沖的,你喝水都限制那還不影響營業么?開玩笑說,若想顛覆日本經濟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把喝咖啡的癮君子列為吸毒犯就可以了,那日本各公司必為之一空。
  至于日本公司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煙草控”和“咖啡控”,說起來理由也簡單,日本白領階層的加班是驚人的。走在大阪寫字樓最密集的御堂筋大街上,夜幕降臨以后,幾乎每個公司的窗戶都燈火輝煌,哪怕你半夜十一二點去坐地鐵,依然是人聲鼎沸,擠滿了剛剛下班的日本人。日本國土狹小,礦產貧乏,唯一可以來保障其經濟地位的資源,就是人。所以,日本的公司常常通過加班把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在下班時間以后下達新的任務是正常現象。而這種加班,大多沒有加班費。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對日本的白領來說并不是稀奇的事。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每個公司都這樣,從外國人的角度看,這就有點兒驚心動魄了。
  不過,日本人的物理構造也不會與其他人有太多的不同,所以,這種壓力之下,咖啡和煙,就是最好的提神工具。當然,等到咖啡和煙都不管事兒,那“過勞死”的危險就該來了。在日本的外國人不免評價一句——日本人,活得太累了。
  對此,薩還曾有一個誤解,認為日本白領階層抽煙喝咖啡,藍領階層因為工資按小時發,到點兒下班應該沒有這些癖好吧。后來問了日本人才知道,日本藍領階層中咖啡的癮君子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天十幾杯咖啡的大有人在。這是因為日本的藍領階層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所以下了班以后有享受夜生活發泄壓力的習慣。帶賭博的電子游藝廳扒金庫,五花八門的色情場所,往往等玩完出來,就到后半夜了……睡眠不足的日本藍領們比如卡車司機為了保障開車時不打瞌睡,最普遍的辦法就是喝咖啡。
  所以,在日本的公路上,人人視大卡車為危險的家伙,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個子大,更因為開它的,可能是一個全靠咖啡才不會睡著的更危險的家伙。
  對于飲水,倒是沒有什么限制啦!但是要是你在茶水間待的時間太長,有的日本人就會去告狀哦!這個要注意了!然后你們什么結伴去倒水啊什么的有的時候那些變態的日本人也會說你的。他們覺得這個很奇怪的。哎。對于咖啡,日本人幾乎都喝的,對于煙也是,幾乎都抽的。好像日本很多女的也都抽的。有的去日本留學回來的女的也常抽的,以前我們公司就有一個。估計日本的壓力真的是很大的說。特別是男的,聽說很多日本的男的都不結婚的,為了不用承擔過大的家庭壓力,經濟壓力。不過來中國的日本人好像都日子過得不錯的。呵呵!
第六奇:三七分頭西服衣
  到日本第一次理發,理完之后剃頭師傅問一句——上班頭?薩一愣,不理解什么意思。師傅用刀對著薩的腦袋一比劃——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
  怎么回事?分西瓜么?
  后來才明白,日本公司職員的發型都是固定的,分頭,左邊百分之三十,右邊百分之七十,有沒有一根根數過不知道,但看起來很精確的樣子。
  日本的公司職員的著裝發型有著嚴格的傳統,走在街上外觀很醒目,結果是上班高峰時,坐在地鐵里周圍仿佛都是從一個模子里面刻出來的日本人。走在公司里,也大有認錯人的危險。
  說起日本公司職員的標準形象,閉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來,他們都穿西裝,無論寒暑四季不換。白襯衫,黑皮鞋,深色領帶,深色西裝,這就是日本白領典型的形象。不過,一定還要加上前面提到的那個百分之三十對百分之七十的分頭。要知道日本黑社會也是白襯衫黑西服,只不過發型五花八門,或光頭,或染發,或極短的寸頭,如果只看衣服不看腦袋,是很容易把“暴力團”當成工程師的,這在某些場合,可能會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
  不過,這只是外國人膚淺的認識,日本人自己對于這種著裝傳統,有更詳細的規矩。比如傳統的日本公司,其職員西服左側前襟都要別一個公司的證章。這一點,侯寶林先生在他的相聲里面也提到過,說抗日戰爭期間,在中國的日本公司職員往往驕橫看戲不買票,誰也不敢查,于是有人弄個啤酒瓶子蓋也掛在衣襟上跟著蒙事白看戲;日本公司略帶迷信的職員不穿黑色襪子。因為日本的襪子叫做“足下”,“黑色”的發音類似“痛苦”,穿黑色襪子帶了“足下痛苦”的不吉之兆。這些細節,就不為外人所知了。
  薩看來,都穿西服著裝整齊當然很好,但是,也有副作用,那就是我在一個辦公室里工作了三個月,還分不清周圍那十幾個日本同事呢——實在是他們看起來太一樣了。
  不過,日本的著裝習慣也在受到“海龜”的沖擊,至少,在比較接受新事物的軟件工程師群體中,如古板的前輩一樣穿西服打領帶的人是少多了。
  但是在日本的地鐵里一眼望去,依然是一片西服螞蟻的景象,又可以感到這種變革是多么的不容易。
  不由得回憶起了文革的時候,我國街道上的藍色螞蟻。我們穿成那樣兒是“革命”的要求和規則,沒辦法,日本人今天的西服螞蟻呢?又是什么在規范著他們?忽然想起一個詞兒來,好像叫“面子強迫癥”。
  日本人的發型沒怎么注意,反正黑西裝都是清一色的。每次日本那邊過來交流考察,那些人都是穿西裝打領帶的,而且西裝都是黑的,無二色。即便是38度的大熱天,他們也會這樣的。有的時候真的是佩服他們啊!怎么都不中暑的!還有日本人上班都會背一個很大的包,都不知道他們里面放著什么。有些去過日本的中國人也是的,他們上班也是背著一個很大黑包,方方正正的那種,看上去么好像里面塞了很多東西的。我到現在都還沒搞明白,也沒問過他們。
第七奇:大家湊錢喝酒去
  日本人喝咖啡的本事大約可稱天下第一,三杯咖啡下去倒頭就睡,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但喝酒就不行了,從酒量的角度,日本人大多一飲輒醉,要是到山東、東北這種地方能喝到終局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日本公司的員工,還偏偏喜歡隔三岔五一起喝酒去。
  出去喝酒多半有個由頭,比如某人退休,來了新人等等。這里面學問就大了。仔細觀察以后,才發現,這并不是私人朋友們的聚會,而是日本公司用來增進員工感情的一種有組織的活動。通常是星期三左右,就有小干事給希望參加活動的員工們發通知了——“周末,為了xx事,準備組織一個聚會,地點在xxx,希望踴躍參加。”隨通知一般還附餐館地圖。表面上活動自愿參加,實際上不參加的會被視作異類。這樣,每到周末,日本大街小巷的餐館總是熙熙攘攘,賓客盈門,是他們賺錢的一大黃金時間。
  仔細想想,組織這樣的活動大有道理。日本的風俗“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可是偏偏日本的公司還最講究合作,集體主義,二者的矛盾怎樣調和呢?大家一起出去喝喝酒,聯絡感情,顯然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了。日本人一喝酒就會撕去面具原形畢露,在這種喝酒的活動中,本來從無關系的一些員工也有機會坐在一起,將來工作中自然可以更好地合作。而通過這種活動交到私人的朋友,則基本是不必指望的,因為,這實際上是公司業務的一個延續而已。
  但是,這種有益于公司的活動,公司卻不會拿出經費來,而是同事們自己掏錢湊份子。我的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日本熟人告訴我,每次發了工資,他都要拿出五萬塊日元來,作為本月的應酬費用,這應酬,就是喝酒和給同事生孩子、結婚等準備的份子錢了。
  不過,日本的員工,也頗有一些不用公司組織,除了周末還自己跑出去喝酒的,往往一喝就到半夜才回家。開始覺得這些日本人沒心沒肺,后來才明白他們的處境很值得同情。
  原來日本傳統觀念認為加班是在公司有價值,受重用的體現,所以丈夫加班,妻子在家就會心滿意足,百依百順,如果丈夫不加班早早回家,妻子就會擔心丈夫的工作出了毛病,如喪考妣,惶惶不可終日。日本公司的確加班多,但總有不需要加班的時候吧,這種時候,本來可以早回家的日本員工為了讓家人安心,就只好跑去喝酒到半夜。
  在中國,部門里面也常常會組織大家出去吃飯的,一般都是有新任的日本人來了,或走了,都會出去吃一頓,或者過年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會定期的出去吃一頓。至于錢么,也要看到的,以前那家公司,好像大家一起出的,日本人么出多少,中國人么出多少,部長么出多少,科長么出多少,擔當么出多少。反正想我們這種小嘍嘍么,一般就30左右吧。呵呵!不過現在的這個公司,從來沒出過,都是他們日本人出的,也有可能我們這個科長部長不是那么扣吧!呵呵!昨天我們剛剛又去吃過,領導請客!呵呵!其實陪這些日本人吃飯,他們是很開心的。在中國,他們都沒什么親人,晚上有人和他們消磨時間,他們都很樂意的。
第八奇: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一次曾經問一個已經比較熟悉了的日本工程師——你們一天給人家鞠躬上百,不覺得累么?那位聽了一愣,想想,說有這么多么?我怎么沒覺得?
  當然有這么多了,只不過習慣成自然,大多數日本人對此已經沒了感覺。
  日本的公司,在外國人看來是一個條條框框極多的地方,前面說過著裝的規矩,而這不過是日本公司各種規矩中的九牛一毛而已。在公司里打頭碰面,上下級一般要互相問好,下級是“澳哈腰古匝一馬斯”,上級呢?簡單的“尤斯”就可以了。而上級見了更高的上級,又要馬上改口,所以,和人見面時極快地判斷雙方的等級是一門必備功夫。中午吃飯要集體行動,坐下來的時候自然形成眾星捧月,把級別最高的放在中間,整個吃飯期間大家談論話題,每個人都要按照級別高低,長幼順序有所發言,談笑風生,表示參與又不能搶前輩上司的風頭,通過這種方式共同建設集體內融洽的合作氣氛。
  工作中,就表現為小心翼翼,決不超越自己的范圍。日本的員工對工作流程絕少革新,理由是革新是負責革新部門的事情,因此即便有更好的方法,也不會主動提出來。而公司老板講話或者發布什么通知,最后問大家有意見沒有純屬套話,極少有日本員工出來提問或表達意見。你若真的出來提問,那就要惹麻煩了,因為會議的時間安排肯定沒有給提問回答留出時間,你的問題會造成整個會議的延長。
  奇怪的是,日本的員工們似乎頗不以這種束縛為苦,反而在這種種規矩之下揮灑自如,給人活得很滋潤的印象。他們體內好像都帶了一臺專門處理這種“規矩”的計算機,該怎樣行禮,該怎樣說話,都可以自動應對而不出問題。
  有人說這是日本公司員工的一種“素質”,要按照我的感覺,更像是一種滲透骨髓的文化傳統。
  日本古代是一個國土狹窄,生存條件惡劣的國家,因此沒有多余的社會資源可以浪費在民主決策、尊重隱私等這些方面,屬于個人自由的空間十分狹小。所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民族始終生活在一種等級森嚴,規矩眾多,而且強調服從的社會環境中。這種環境中發展出的文化,也就具有了“帶著鐐銬跳舞”的特征。盡管二戰后日本的政治生活走向了民主化,但這種在層層束縛下樂在其中的文化傳統至今猶存,便形成了公司里日本員工“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獨特現象。
  不過,這種規則,也往往因為外國人的進入帶來種種誤會。因為“老外”經常會不按牌理出牌。比如,薩就曾經引起過這種麻煩。當時,薩奉命接收一個日本公司的技術部門,算是個臨時的小頭頭,部門里的七八個日本員工都很配合,所以工作頗為順利。但是薩有個習慣,就是喜歡上網寫文。于是那天晚上工作完畢后,就坐在自己的電腦前面開始信筆神游,樂在其中。待得一文寫成,看看時間,已經到了半夜11點鐘。正收拾東西要走,忽然發現那七八個日本員工一個也沒有先走,這時也開始收拾起東西來。
  一愣之下,忽然恍然大悟——“上司在加班的時候,沒有特殊情況下屬不能先走”,這也是日本公司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呢。薩無意中害得這幾位多在公司干了三四個小時,真是抱歉。
  這三四個小時人家到底加了哪門子的班,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我們有的時候加班,那些日本人都不會走的,直到我們走了,他們才會屁顛屁顛的走。呵呵!有一次,我們加班到很晚,11點了吧,那個日本人實在是摒不住了,跑過來問我們什么時候下班,呵呵!其實他們在那里也沒什么事情做的,就是要等你們都走了,他才肯走。哎~~~~搞不懂,奇怪的民族啊!
  日本人的上下級關系弄得很分明的,該怎么樣的就怎么樣。下級從來都不會頂撞上級的。早上大招呼也是下級對上級,挨拶好長,但上級對下級就直接說“お~す”了。

郎咸平:中國的黑領是世界上最無恥的群體

才僅僅10年之前,白領還是一個全社會人人稱羨的身份。萬科地產甚至將其出版的系列圖書命名為《白領》。白領是指那種在高級寫字樓里上班的專業技術人員,特點是高學歷、高收入。特別是寫字樓里外資企業,更是白領群體云集的根據地。

  白領意味著體面的工作、優雅的修養、豐富的精神體驗。從某種意義上講,白領簡直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白領必定畢業于名牌大學,甚至是碩士、博士或海歸,每天朝九晚五打卡,坐在格子間的電腦旁,MSN,麥當勞,卡布奇諾,丁克,地鐵,打的,坐經濟艙,住星級賓館,泡吧,煲電話,聽藍調,加班,圣誕節,斯諾克,暫住證,紅酒,抽555,住租來或按揭的公寓,買簡約的宜家家具,收藏CD,談論《老友記》,向往 xz,留戀于麗江,鐵桿驢友,不看中文報紙不看中國電影,看《國家地理》《名牌》《讀書》雜志,看卡夫卡看張愛玲看伊朗電影,潔癖,鄉愁,健身,瑜伽,養吉娃娃,香水衣服鞋子泡吧旅游鮮花買書買CD看電影,月光一族。

  白領的產生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初級階段末期的典型現象,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 ”。白領大多只出現在一線城市。面對WTO的前夜,這些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人開始嘗試一種西方發達國家中產階級的雅皮士生活。紳士與淑女,是充滿這些新思想的青年人的人生目標。《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傲慢與偏見》是他們的必讀書。愛情、教養、文化、藝術、體驗、精神貴族深深地吸引著他們。

  10 年過去,物是人非。回頭看看,當年懷著白領夢“范進中舉”,當許多大學生興沖沖踏出大學這個高級職業培訓監獄大門的時候,卻必須接受與黧黑的農民父親同場競聘的殘酷現實。曾經的白領已經老去,在一場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面前,破產的破產,失業的失業,離婚的離婚。當孕育白領的貿易、廣告、房地產、IT和制造業風吹雨打流水落花,脆弱的白領驀然發現,曾經雪白挺括的領口,已經被冰冷的汗水洇得皺皺巴巴一片姜黃。春天來的時候,老去的白領繼續徘徊于物價和房價飛漲的城市。佇立在林立的寫字樓腳下,他今天會收到一個面試通知么……白領的傳說就這樣隕落了。

  與此同時,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社會群體已經奪去了全中國所有的光芒,他們開著“自己的”大排量名牌汽車,出入高檔酒樓,高級夜總會,乘坐頭等艙或軟臥,住星級賓館,擁有黃金位置的幾處豪宅,購全套紅木家具,在位置最好、景觀最佳,裝修最豪華、質量最安全的辦公樓上班,獨立辦公室,不打卡,飯局,會面,喝茅臺五糧液,品天價普洱,抽極品中華,精裝《毛評二十四史》,VIP,炒股投資保險理財,收藏古玩字畫珠寶黃金,高級會所,勞力士,路易威登,奢侈品,國際頂級品牌服飾,高爾夫,公派出國,移民,護照,拉斯維加斯,美容減肥按摩,組織體檢,療養,免費醫療,貴族學校,MBO,脫產學習,黨校,傭人,情人,養藏獒,帶薪假……

  他們就是在全中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遍地開花,全面崛起的新興黑領階層。相對于干干凈凈清清白白的白領,他們的衣服是黑色的,汽車是黑色的,臉色是黑色的。他們的收入是隱蔽的,生活是隱蔽的,工作是隱蔽的……所謂隱蔽,就是像站在黑夜里的黑衣人,你知道他在,他也知道他在,但你不知道他什么樣,在做什么。他們就是就職于政府和官有壟斷企業的那個龐大群體。

  10年間,官有建筑已經屢屢刷新了所有中國城市的高度。在氣度輝煌富麗堂皇的官方辦公樓面前,商業寫字樓登時被壓出逼仄吝嗇的寒酸來。從容積率、配套、裝修等各方面,拔地而起的“大褲衩”成為城市黑領新貴們的“鳥巢”。白領和他的OFFICE一起,被黑領的褲衩遮住了所有的陽光。

  10年間,通過土地財政和壟斷政治權力,官方組織一步步通過各種手段將社會財富向自己手中集中。不僅以重稅和重復收費罰款的方式,從橫向上苛刻聚斂社會財富,而且以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方式,從縱向上大肆透支謀奪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根基。官有經濟在壟斷的無競爭市場所向披靡,源源不斷的暴利如滾滾長江。水氣電油電信金融煙草衛生教育海關公路等行業自不用說,即使出版、郵政、新華書店、市政、環衛、公交、鹽業、礦業、鐵路、民航、文化、體育、新聞、旅游、土地等這些領域,因為禁止自由競爭,其利潤之豐厚仍足以使任何外企眼紅得流鼻血。在當下中國隨便哪一個城市,一個大腹便便的稅務監管員都可以開著路虎SUV上班,他的辦公室面積有多大、裝修得有多豪華不必說,只消告訴你一句,他可以在單位里健身桑拿游泳……

  一個剛剛工作兩年的警察就已經買車買房——沒要父母的錢也沒按揭……一個國家電網公司的抄表員基本月薪達到8000元……簡單推算一下,全國有 1000多個省級,20000個廳級,好幾萬到十來萬個縣級,這還不包括北京的中央部門和軍隊警察系統。較發達地區普通黑領年收入10到20萬元極普遍,年終發個十萬元獎金不是什么稀奇事,而這也不僅僅是稅務部門才有這個財力。

  這是“合法”的收入,這一部分財產是不怕公示的。去年就有新聞稱,南方某地所有的黑領都有兩部車,而且很正常。人類都知道,對黑領來說,收入絕對不止薪水這一塊,醫療交通吃喝拉撒貪污受賄等等,所有的地方都享受納稅人無償供養,每月的車貼甚至比農民工辛苦一個月的薪水還要多,他們也可以在超市買個床單褲衩都開發票報銷,或者把免費領來的大量昂貴藥品賣錢。甚至嫖娼也要發票。可以說,所謂黑領,就是除了沒給其配備法律意義上的配偶外,其它都是享受無償供給的。

  黑領階層之所以生活水平急劇提高,是因為其壟斷了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信息在內的一切社會資源,他們消耗了至少一半以上的中國國民收入。他們的崛起,構成了中國新二元社會的顯赫一極。這個群體雖然相對數量少,但是絕對數量龐大。粗略估計一下,這種以寄生壟斷為業的黑領在全國約有 2000萬以上。

  比起10年前蒼白的小資白領來,只有這些享受和壟斷了政治權利的人才真正的實現了幾代中國人的夢想,他們絕對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歐美發達國家生活的水準。當然,另外一極的其他“普通老百姓”則是標準的第三世界貧窮國家的國民。來自官方背景的黑領對來自民間草根的白領的顛覆,體現了政治權力向自由經濟領域的滲透和僭越,以政治權力篡奪經濟權力。這種食利自肥的經濟身份使官方的超脫精神和公益基礎遭到侵犯,合法性受到玷污,政治的倫理尊嚴蕩然無存。官方由民眾的仆從變成“民主”——民眾的主子,由公共利益的正義仲裁者演化為自身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從國家和社會的守夜人退化為自私卑鄙的盜竊者。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傾向。

  白領階層可以說是開放的,或者說窮人的孩子可以通過讀書實現白領夢。正因為如此,白領在大學擴招后人力資源充沛的中國急劇貶值。相對而言,黑領階層則完全是封閉的,正因為封閉,才會奇貨可居炙手可熱。公共機構實際上已經成為官僚權力集團把持的私家后院,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進入這個群體,理論上說不是不可能,只能說——很渺茫。不錯,公務員是公開招聘的,壟斷官方企業的職位也是面向社會招聘的,只要你擁護那個黨,你就可以報名考試。

  但地球人都知道這里面的規矩——潛規則,考不考得上并不取決于考試分數。黑領的特殊之處是已經走向組織化和正在走向世襲化,前者鞏固,后者繼承。在白領黯然隕落之后,黑領的低調崛起在全社會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考公務員熱。同時,黑領也成為所有商家追逐的目標,他們比白領具有更真實更強悍的消費力。他們走到哪里,哪里就物價飛漲;他們對地產的投資,使農民失去了土地,使白領喪失了家園。當白領遇見黑領,立馬被壓出西裝下面的“小”來。

  今天,一個供職于夾縫狀態私企的所謂白領,以他微薄的收入僅夠維持溫飽而已,消費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太過夸張和絕望的詞語。不久前官商云集(沒有幾個身家低于千萬)的兩會上,一個黑領代表或是同情或是鄙夷地建議小白領們應該去賣肉——不是出賣自己的肉體,是賣豬肉。在這場席卷地球的金融風暴中,無數外企破產倒閉、業績滑坡,覆巢之下,紛紛裁員降薪,白領們倉皇失業。與此相反,中國官有組織卻財大氣粗逆市飄紅,令世界500 強為之羨慕,黑領們仍然可以毫無罪惡感的集體加薪。

  近水樓臺先得月,砸向黑領掌心的4萬億投資計劃如同一針雞血,使無數紅了眼的黑領們激動得加額稱慶——還是中國好、組織好啊。說實話,貧困潦倒的白領們從這4萬億民脂民膏中想撿點殘羹剩飯也是癡心妄想。所以說,“孔乙己”這樣卑微的白領如何能與“假洋鬼子”這樣傲慢的黑領同日而語?如果說白領曾經掀起一股托福熱、小資熱的話,黑領的江湖則使傳統國學和勢利文化大熱。易中天的陰謀學、王立群閻崇年的帝王學、于丹的犬儒學和馬未都的收藏學等等,無不映照了黑領這個社會核心消費階層的形成。

  黑領的興起說明,20年前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反官倒運動之后,新興知識群體在與權力群體博弈中已經完全喪失了主動權。權力經濟終于在近10 年從量變到質變,完成了對知識經濟和自由經濟的徹底顛覆。權力組織在文革后重新收復了對共和國的壟斷話語權。近年來熱映銀屏的《激情燃燒的歲月》、《軍歌嘹亮》、《金婚》和《天下兄弟》等劇,集中反映了文革時期第一代黑領的優裕生活。權力特權下的文革被營造被演繹得無比溫馨富足和諧,根本看不到知識階層生不如死和農民階層食不果腹的悲慘災難。

  這種以主旋律色彩出現的懷舊情緒充滿復辟邪惡和美化罪惡的企圖。曾經的黨校高材生、當代厚黑學大師馮侖老板毫不客氣地把白領鄙視為“房奴”,一個“奴”字撕下了一群人看似體面的假領。誠然,白領沒有任何社會權利,沒有罷工權,沒有選舉權,沒有話語權;他們沒有權勢,沒有資本,沒有門第。相反,黑領則是這個國家的上帝選民。

  他們的房子票子車子等等除過老婆之外,都一概享受無償配給,幾乎不用跟“普通老百姓”們爭來搶去的所謂市場發生任何關系。白領是如此脆弱而不堪一擊,一套小小棲身的房子就可以將其壓垮;而黑領是如此堅不可催固若金湯,一場導致無數孩子死亡的“三鹿”慘案,也未見一人因職務犯罪被追究法律責任,僅僅紀律處分了事。因為對立法權和司法權的把持,黑領群體成為名義上和實質上的共和國公民,他們普遍享受到一個共和國公民所應當享受的一切政治權利。

  從基本人權、財產權、公民權、選舉權和一切社會福利,他們都應有盡有的得到了充分保護和滿足。與之相反,日漸普遍和經濟失寵的白領群體則無法享受到基本人權保證,更遑論公民權和社會福利。他們被官方稱之為與“公民”相對立的“普通老百姓”或者“群眾”。相對于“共和國公民”而言,“普通老百姓” 在政治層面和法律意義上,僅相當于“人畜”、“奴隸”或者“機器人”。他們經常被官方作為十幾億的巨額國家財產來看待,說好聽點叫作“勞動力資源”。其對外的稱呼為“人民”,多用在“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時候。白領的隕落代表著知識精英的窮途末路和理性精神的落敗,黑領的興盛代表著權力意識形態的擴張,和反知識重權力的血統論和陰謀論王者歸來。

  “知識貶值”必然帶來“讀書無用論”的盛行,中國社會從此向封建資本主義進一步靠攏。社會文化日漸沙化和鹽堿化,重歸流氓文化和宮廷權謀黑幕政治的覆轍。黑領對白領的阻擊和絞殺使構成未來社會主流的新興中產階級胎死腹中,建立憲政公民社會的啟蒙運動被迫土崩瓦解。這種財閥與權貴的合力扼殺使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嚴重退化直至喪失。社會結構和信息結構進一步被凝固被肢解,青年一代被年邁保守的既得利益者壓制封堵在社會最底層。

  健康的社會流動和財富循環陷于停滯,推動社會進步的活力和源泉被窒息被堵死。勝者為王的狼圖騰文化、不擇手段的官場權謀文化、暴殄天物的面子文化和崇高偉大的滿清皇帝戲之所以大行其道,正映射著白領規則的隕落與黑領規矩的升起,中國社會由知識和文明的艱難復蘇,無可挽回地退回到野蠻與無知的權力通吃、弱肉強食中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全社會的羨慕、嫉妒和仇視之中,黑領階層一方面繼續低調的鞏固其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另一方面在完成原始積累后,他們開始悄然向新大陸挺進——攜款外逃,或者投資移民,實現自己正式加入世界發達國家高級人類的夢想,同時也使自己的后代永遠徹底的擺脫水深火熱的中國。摘自胡記茶行《對現狀的分析——擠不進去,你永遠是窮人》:據官方統計, 2004年中國農民人均年收入2936元,按年人均純收入低于668元的標準,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為2610萬人。如果按照世界上公認的人均1天1美元以下就屬貧困的標準,我國目前還有2.1億貧困人口。“八五”期間,公車車輛消費占到全部國家財政支出的38%,整個國家總計支出37960億中的 37.58%用于供養行政公務人員;公款吃喝公費出國年花費每年達9000 億元以上。

  中國社會階層分類:第一個階層(也是處于最頂端的王者階層)是由幾百個家族組成,他們擁有駭人聽聞的財富,是這個國家的掌控者。在他們之下是第二個階層——地方性的豪族,數量也許是幾萬家,這些人控制著地方的權力,自然也擁有無與倫比的財產。第三個階層是由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管理人員、壟斷國企人員和私營企業主等這些人中的佼佼者以及頂級白領階層等這些群體中的人員組成。第四個階層是生活比較安逸的一般民眾,他們經濟上還算比較寬裕,但是社會地位不高,對社會沒有什么影響力。第五個階層是由城市平民和農村中生活比較好的農民組成。第六個階層是貧困群體,也就是四億沒有購買能力的民眾。第七個階層是一億沒有財富的赤貧階層,第八個階層就是最后那一億災難性赤貧的階層。

2009-07-05

中國科學為何落后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簡介

陳方正博士,畢業于哈佛大學,廣西岑溪人,1939年出生于重慶,1949年隨家人赴港,現任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2006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贈榮譽院士名銜,自2004年出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學術工作包括現代化歷程之比較科學、科技與現代化關系之探討、民族主義理論、科學哲學、科學史等。

李約瑟認為,中國科學一直都遠遠優勝于西方,只是在文藝復興以后才為西方超越而已。這個大逆轉主要是由社會與經濟因素造成,和文化、傳統沒有必然關系。我們有必要通過討論西方科學傳統的整體發展,科學在西方文明大傳統中的核心位置,來審視李約瑟問題的意義,審視中國在近代落后的根源。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科學落后于西方?

李約瑟問題大家都聽說過,就是為什么現代科學沒有出現于中國。西方專門研究中國科學的專家席文提出,問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可是他忽略了李約瑟問題的兩個前提,一個前提是中國科技向來優勝于西方,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5世紀,在1700年里中國科學都是比西方科學優勝很多。第二個前提就是西方科學到文藝復興才突飛猛進,超越了中國。

李約瑟問題在中國大家很感興趣,知道的人很多,不過大家都忽略了一點,李約瑟其實并不是提出一個問題,讓我們大家去尋找答案,李約瑟自己已經有了答案。我看到很多論文研究李約瑟問題都不知道李約瑟的想法,我覺得是很不應該的。只要把他的書拿來看一看,就會知道他自己已經給了答案。

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李約瑟終身在研究中國古代的典籍,與人合作,寫出20多卷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他要證明的就是,中國科學向來優勝于西方。證明之后,他就可以對自己提出的問題給出答案了。他的答案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資本主義的興起是要賺錢的,賺錢就要造東西出來,所以有實用精神,實用精神就刺激了試驗科學的發展。西方古代的科學,特別是希臘科學,主要是理論性的科學,缺乏試驗科學,這一部分就由于資本主義的興起而補足了。

那么問題也來了,資本主義為什么在西方出現,卻沒有在中國出現呢?這就關系到答案的第二部份:那很簡單,李約瑟說西方的封建體制是一個所謂的軍事貴族封建體制,比較脆弱,資本主義一起來就把它打倒了,所以資本主義破繭而出,而中國是官僚封建體制,牢固不倒,雖然資本主義萌芽了,但是沒有辦法在中國興起,由于沒有資本主義的興起,所以中國就沒有試驗科學,因此也沒有現代科學。

李約瑟在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在座各位無形中都會受到他的影響,可是在西方他是沒有什么影響力的,西方科學史家對他的實證性的研究很佩服,也很敬仰他,可是他的理論完全沒有市場。西方對李約瑟問題是有很多批判的,這些批判可以歸結為以下四點。

第一,他說中國的科技向來優勝于西方,在技術上他做了很多論證,可是他混淆了科學與技術,中國的科學理論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發展的。

第二,他輕視科學理論的重要性。

第三,他割裂了西方近代科學與西方古希臘科學之間很重要的關系。

第四,他過分強調了社會經濟的因素對科學的發展,實際上幾乎全盤否定了科學傳統與科學家內在的一種科學發展的力量。

對李約瑟問題的批判關系到科學的內史和外史的爭論,所謂內史是說科學發展是由科學本身的邏輯和動力推動的,外史是說科學的發展是由社會、經濟、政治因素來推動的。李約瑟是徹頭徹尾的科學外史的擁護者,而絕大多數科學史家雖然承認科學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可是大家還是同意科學最重要的推動力還是它的內在因素。

我們尊重、佩服、敬仰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的實證研究,可是很不幸,他造成了對中國科學史的方法和觀念的嚴重歪曲,特別是他讓我們中國人過分高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而過分忽略了西方科學的發展,甚至以為那只是一種偶然的因素,讓西方領先了,其實不是這樣。

第二個問題:現代科學是怎么來的?

現代科學是從17世紀開始,標志是1687年牛頓發表了他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之前就是近代科學,大家知道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還有開普勒提出了行星三大運動,還有伽利略、笛卡兒等。可是哥白尼的學問是從哪兒來的呢,一般人回答不出來。再往前我們唯一知道的,可能就是托勒密。托勒密大家對他是一個反面的印象,因為哥白尼是將他的地球中心之說打破了。托勒密事實上是一個很重要的人,在他之前還有歐幾里得,在歐幾里得和托勒密中間,還有阿基米得。

古希臘的科學和古希臘的哲學,其實是一碼事。古希臘的第一個哲學家是泰勒斯,也是一個科學家,第二個重要的就是畢達哥拉斯,也是如此。希臘有很多的殖民地,開始在東邊,然后到西面,然后到北面,原子論就是在北邊出現的,這是第一階段“周邊時期”。然后由于柏拉圖的緣故,集中到了雅典,這是第二階段了。最后才到亞歷山大。

在希臘之前,西方的科學和中國古代的科學一樣,都是有實用的目的,可是通過“新普羅米修斯革命”,這個革命就是將數學從一種實用的計算工具改變為抽象的要嚴格論證的學問,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這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里表現得淋漓盡致,完全不告訴你這些高妙、奧秘的幾何定理有什么用處,只是嚴格證明它是對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革命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刺激,最早是泰勒斯,泰勒斯引發古希臘研究幾何的興趣,他們研究之后發現有三個幾何學難題是他們解決不了的,一個是圓方等積的問題,也就是計算圓周率,第二是倍立方問題,第三是三等分角問題,由于這三個難題的刺激,他們開始向數學證明的方向走。

另外一個方面,畢達哥拉斯成立了一個神秘的教派,這個教派的根本思想就是“數” 為萬物之本,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可以用數來了解和理解。到了后來忽然他們發現,一個正方形的對角線和一條邊的比例,就是開方2不是一個數,因為他們嚴格證明了開方2是不能夠用兩個自然數的比例來表達的。在公元前400年畢達哥拉斯教派就有這樣的證明,這是很令人震驚的。

畢達哥拉斯教派不單是一個政治團體,而且是一個宗教團體,政治上勢力很大,有貴族獨裁的傾向,結果被后來興起的民眾政治滅掉了。教徒散到各個地方,結果他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柏拉圖說服了。柏拉圖是雅典貴族,辦了一個學院,就把這些人召集到自己的學院里進行研究,這是西方第一個研究所。在學院里他們就發現了《幾何原本》大部分的定理。歐幾里得是一個集大成者,就是將雅典學院里的研究成果集中到《幾何原本》一書中。

現在大家都認為科學是由實用搞出來的,其實不是的,西方科學的源頭是由宗教出來的,宗教為什么與科學發生關系呢?實用的東西很難上升到理論,因為科學理論在原創時是沒有什么用處的,嚴格證明幾何定理根本沒有什么用處,所以沒有人會去做這個事情,一定要有強大的動力,最聰明的人才會用一生的功夫去研究,這就需要宗教。

古希臘科學也不是從石頭里跳出來的,也有一個開端,現在由于考古的努力,挖出了很多古巴比倫的陶泥板,這是人類最古的第一手的數學文獻。古巴比倫時期已經計算出開方2等于1.41422。這是1920年左右發現解讀出來的,這之前大家都認為2次方程式最早是公元前300年的《幾何原本》才有,事實是在公元前 1600年到公元前1900年的古巴比倫陶泥板上,已經有了解2次方程式系統的方法,和我們今天的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古比巴倫的數學傳統是實用的,并不是理論的,也不是嚴格證明了的。現在有證據證明它影響了希臘科學的興起,《幾何原本》里很多題目和這些陶泥板上的題目甚至是一樣的。

整個亞歷山大的古代科學傳統,大概到公元400年就衰落了,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基督教起來了,基督教是一個帶有高度神秘性的宗教,對古代科學是很有敵意的。來羅馬帝國消亡,歐洲陷入大混亂,西方科學的傳統也就斷了。

綜上所述,西方科學的發展,最早是在埃及的巴比倫,影響了希臘周邊的殖民地,產生了最早的自然哲學,也就是科學。后來傳到了雅典,是因為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的緣故,然后又傳到了亞歷山大,就是托勒密王國,它通過阿拉伯翻譯運動,阿拉伯人將所有古希臘的科學典籍、哲學典籍全部從希臘文或敘利亞文翻譯成阿拉伯文,古希臘科學就傳到了中東,就成為伊斯蘭科學。伊斯蘭科學又經過拉丁翻譯運動,出現了歐洲中古和近代科學。

第三個問題:現代科學為什么會出現于西方?

傳統很重要,這是我想強調的一點。中國從孔子開始,一直到五四運動為止,所有人的思想都深深受到孔子、孟子、儒家的影響,我們總覺得經世濟民、服務社會救國家是最重要的,可是西方的傳統不是這樣。西方傳統當然有很多種,蘇格拉底的倫理傳統也很重要,其實很重要的西方傳統是從柏拉圖開始的。

柏拉圖看到數學的重要性,因此辦學院讓所有人來這里研究數學,提供了一個極為良好的研究環境。與中國的傳統不同,柏拉圖學院里有人不服氣他,要創立自己的學派,如亞里士多德根本不喜歡數學,認為柏拉圖的理念根本不重要。而孔夫子的學生敬仰他,沒有人會想到去對孔老夫子不尊敬的。所以在西方很早就有客觀的自己獨立思考和老師爭辯的傳統。西方文明里的科學、哲學、宗教,這三者在柏拉圖那里是混為一體的,后來慢慢分道揚鑣,但是還是有很多糾纏。基督教為什么對新科學那么緊張,為什么要迫害布魯諾和伽利略呢?他們講的東西好像跟宗教沒有關系,其實不然。在西方,宗教是建基于科學之上的,科學和宗教是分不開的,布魯諾和伽利略把科學改變了,宗教的基礎也就改變了,所以教會要迫害這些人,是有內在的道理的。因此,西方科學之所以能夠演變成為現代科學,是跟西方文明核心里有科學精神分不開的。

而我們來看中國,歷來的大學問家,你能夠說出哪一個是科學家嗎?我想大家唯一可以說出來的就只有一個人,墨子。墨子在孟子的時候很厲害,墨子后來就不見了,因為中國人不喜歡他,覺得他那一套東西不好。中國人喜歡的是儒家、道家、法家,他們講的都是政治、社會、人生,就算是講到自然,也是講到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客觀地去研究。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核心里是沒有科學的,即使有一點科學,這個科學也不能夠進入到中國文明的核心里,它是被邊緣化了的。

西方科學發展的特征,首先,就是有悠久的傳統,最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距今4000年,那時是中國的夏代,就是中國甲骨文出現之前的700年。中國的科學著作有兩本最重要的,一本是《九章算術》,大概是西漢成書,當然思想醞釀應該是比西漢要早,但是最早也不過是可以推到戰國。中國相傳有天文學,書沒有傳下來,只是零碎的片斷傳下來。中國有很好的天文理論著作《周裨算經》,有一個近乎現代模型的東西,應該也是在春秋之后、戰國早期了。可是很可惜的,《周裨算經》和墨子一樣,后來也沒有人注意了,書是在那兒,大家都不喜歡它,就沒有多少發展。數理科學,甚至是理論性的科學,對中國人是沒有吸引力的,后來不能發展。我們這一塊土地、我們這一種文化對數理科學有排斥性,所以沒有發展。可是在西方有畢達哥拉斯的神秘教派,由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傳統,科學成為文明的核心。

西方科學發展的第二個特征是:它的中心區域在不斷轉移。剛才說了,最開始在巴比倫,后來到雅典,再到埃及北部亞歷山大,然后又回到伊斯蘭,又回到歐洲。它的中心總是在不同的地方轉來轉去,所使用的言語也是不一樣的。巴比倫時代使用的是象形文字,然后使用希臘文,然后是使用阿拉伯文,到中古是使用拉丁文,近代是使用他們自己的民族語言,是在相互激蕩的互相有影響的文化里流傳。可是中國呢?基本上是一個大一統的帝國,不可能跑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去發展。

西方科學發展的第三個特征是,它與宗教有極其密切的關系。畢達哥拉斯神秘教派是整個西方科學的源頭,后來西方科學和基督教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基督教早期的奧古斯丁等,他們對科學都有一種看法,認為科學可以為基督教所用,不要完全排斥。這個世界人能夠生存,魚能夠在水里游,鳥會在天上飛,要解釋這些東西,才能顯示出上帝的大能。這樣當然就要使用到科學,要用到自然哲學了,其實這是因為基督教在西方是一個后起的宗教,基督教前希臘的科學、哲學、羅馬的法律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所以基督教一進入,沒法將這些東西掃掉,于是想怎么能夠將這些東西為其所用。到了中古時代,基督教又有了一個新的發現,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可以用來建構他們的神學,結果亞里士多德又變成了神學的一個基礎。這樣整個基督教的結構,無論是從傳教的角度、神學的角度,都跟科學分不開了,同時科學也就得以在基督教的好像是很有敵意的一個大環境里繼續發展,最后甚至顛覆了基督教。

最后,西方科學第四個,也是最重要的特征,當然就是它有兩次革命性轉變的出現。古代中國有科學,古代印度有科學,古代巴比倫、古代埃及都有科學,可是這些科學從出現開始就是實用性的,而且這個實用性從來沒有在基本上改變過。比如說宋代,中國有一部書《算術九章》,發明了很重要的數論上的通論定律,可仍是沿襲了漢朝的《九章算術》來做的,沒有新的視野,可是在西方不是這樣的,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和巴比倫的幾何是完全不一樣的,牛頓的物理學和前面的物理學又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么西方的科學會有革命性的出現呢?這是一個大問題,我想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西方科學發展有這樣四個特征,而其它古代文明,包括中國文明都沒有這樣的特征。現代科學之所以出現于西方,我想是跟它的這四個特征有密切的關系的。

2009 中国の一般消費力に関して

1.世界的なコンサルティング会社ベインアンドカンパニーと招商銀行が「2009年中国個人財産報告」を発表した。
報告によると、中国全土で、資産1千万(1億5千万円)元以上の富豪は08年で82万5千人以上いることが分かった。そのうち5万1000人は資産1億元以上。総額は8兆8千億元(約123兆円)。
商別高額資産者数順位は下記の通り
1位 北京 143000人
2位 広東 137000人
3位 上海 116000人
4位 浙江 110500人
5位 江蘇 59500人
6位 福建 31200人
7位 山東 27900人
8位 遼寧 25700人
9位 四川 21200人
10位 河南 14200人

2. 中国の富裕層として定義できる年収25万元(約350万円)以上の世帯が、今後は年平均 16%のペースで増加し、2015年には400万世帯を超えるとの予測(コンサルティング世界大手の米マッキンゼー調べ)が出ています。人数だけを見れば米国、日本、英国に次ぐ世界第4位の規模です。
同社によると、この定義での裕福な家庭は08年時点で約160万世帯。うち30%は北京、上海、広州、深センの4大都市に集中しています。ただマッキンゼーは、今後新たに増える層のうち75%はこれら4大都市以外の地域の住民だとも予測するなど、地方都市でも富裕層が急速に増えそうです。
また同社はあわせて、中国で富裕層に位置付けられる消費者のうち約80%が45歳以下に集中しているとも指摘。日本の19%、米国の30%を大きく上回っています。

3.中国の富豪の年間消費額は約200万元
中国版のフォーブスとも言われている、胡潤百富が発表した「中国1千万富豪ブランドトレンド報告」によると、富豪たちの年間平均消費額は200万元であることがわかった。 胡潤百富は昨年5月から22月にかけて対面調査を実施した。消費対象は、1位が贅沢品、2位がギフト、3位が子女教育、4位が観光娯楽。贅沢品の購入を最も惜しまないのがセッコウ省の富豪。また、伝統的な東北地方の富豪はギフト購入に熱心。北京の富豪は子女教育に最も熱心で、高校時代には海外留学が定番。

4.銀行カード発行量18億枚突破 2009年3月迄、中国の銀行のカードの発行量が08年末段階で18億枚と突破した。また、銀行カードがデビットカードとして使える商店は 118万店(銀行カー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銀聯」設立時の7.8倍)、カード対応支払機は185万台(同8.4倍)、ATM機は16万台(同 4.2倍)に達している。招商銀行の発表によると、中国のセレブは毎月カードで7万元以上買い物し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った。これはアジア最高。招商銀行は、中国高所得者1%を対象にした無制限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を発行した。今回の報告は、そのカード使用状況から算出したもの。ちなみに、年齢は31歳から46歳が全体の64%を占めている。また、海外での使用が目立つのも特徴。ただ消費者が複数の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を保有する中、発行総数の8割が長い間未使用の状態になっているという。

5.都市部の平均年収3万元に、国家統計局によると、08年の全国都市就業者の平均年収は2万9229元となったことが分かった。平均年収が一番高い業界は証券業界で17万元、以下金融業、航空運輸業となっている。また、平均年収が一番低いのは木材加工業で1万5663元で、証券業界の11分の1に過ぎない

6.農村と都市の格差拡大 09年中国農村経済録書によると、中国の農村部の生活水準は都市部より10年遅れている。同書によると、都市と農村の生活支出の比率は、1978年は 2.68:1であったが、08年には3.07:1にまで拡大した。08年の生活支出の平均は農村が3661元、都市住民は1万1243元。このことからも、同書は「中国による消費拡大の潜在力は農村にある」としている。
今年都市住民の第一四半期の可処分所得は1人当たり4834元、昨年同期比10.2%増、物価変動を考慮すると11.2%増となる。農村住民の現金収入も増加しており、第一四半期の1人当たりの平均は1622元で昨年同期比8.6%増。
ともにこのJETROの「中国経済の現状について」(http://nexi.go.jp/service/sv_m-tokusyu/sv_m_tokusyu_0905-1.html)をご参照下さい。

7.中国人の生活水準は急速に高まっているが、それでも中国は現在も相対的には貧困国、中国の労働者の平均賃金はアメリカの労働者の4%に過ぎず、1975年当時の韓国と同水準と韓国の経済評論界の見方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