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6

淺析傳統媒體在融媒時代的新機遇

來源:中國出版集團 新華書店總店 李漓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旗下擁有14家“國字號”出版企業,但報社卻為數不多。報紙是不可替代的輿論工具,是集團公司實現“綜合競爭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傳播力領先”的總體目標的助推器。

那么在當下這種媒體融合的大時代中,報社如何緊跟集團 “六大戰略”的發展思路,為實現“現代化、大型化、國際化”的目標而助力?筆者拙思,僅以共勉。

什么是融媒體?

媒介改變了人們接觸信息甚至是生活、思考的方式。麥克盧漢曾指出,“媒介即信息”,媒介推動社會發展,一個時代擁有什么樣的媒介,重要的不是它所傳播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帶給時代的無限可能。那么融媒體,帶給這個時代和傳統媒體什么可能呢?

融媒體,是將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媒介融合不僅僅是技術,更重要的是觀念。縱觀國內外,近十年來,已有不少傳統媒體在媒介融合方面的成功案例。

1、國外:觀念轉變的有益嘗試--從內容至渠道的全面數字化

美國這樣一個傳媒大國,在融媒體勢如破竹的發展之中,也有不可估量和挽回的損失。2009年美國已有105家報紙停刊倒閉。融媒時代,媒體拼搶的不僅僅是新聞內容,更是運營觀念,迎合讀者獲取資訊方式的變化和在多種媒介終端上的閱讀需求,是傳統媒體生存的必經之路。

截止今年3月底,美國近14.2%的報紙均是以數字的形式被閱讀,閱讀媒介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一年前的電子閱讀率僅有8.6%。

創刊于1889年的《華爾街日報》是目前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其中有76萬的訂戶來自網絡版。《華爾街日報》網站已經成為眾多讀者的財經信息門戶。

《紐約時報》早在2005年《紐約時報》網站就推出了《時報精選》欄目,訂閱者每年需支付49.95美元,這是《紐約時報》第一次嘗試數字付費模式,但一年內即斬獲22.7萬個訂閱者,為《紐約時報》帶來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收入。如今,《紐約時報》的網絡版閱讀量已經超過了紙質版。

2、國內:《人民日報》力推人民網--打造“網絡輿情專家”

《人民日報》在融媒體渠道上的積極探索,頗具特色。如果說,交互性是互聯網的藝術,那搜索就是互聯網的靈魂。

1997年,依托《人民日報》的新聞資源優勢,人民網應運而生,定位為“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臺”。 2010年,人民網推出“人民視訊手機電視”,面向手機用戶,全天候提供視頻節目。同年,人民網又推出“人民搜索”今“即刻搜索”。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人民在線”頻道,亮出“網絡輿情專家”的信息服務框架。

《人民日報》的融媒體之路,體現出其從內容到渠道、從經營模式到媒介觀念的巨大轉型,為其他傳統媒體提供了有益參考。

《新華書目報》的創新與實踐

作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的一份子,《新華書目報》緊跟集團公司的發展步伐,積極創新、勇于突破。

《新華書目報》,現已形成紙媒、電子報雙向出版的格局。電子報紙可點對點覆蓋全國3200余位圖書館館長、館員和各級各類圖書經銷商200余家。結合創刊以來積累的百萬圖書數據庫,《新華書目報》為出版發行界提供標準化的書目數據定制服務,以及書業數據分析智囊服務。未來的《新華書目報》將是出版發行行業信息交流的大平臺。

打破固有觀念,利用多種媒介的特質來服務信息的生產、復制與傳播,多種媒體的融合,是為了內容通過優化的渠道,實現有效傳遞,這才是傳統媒體在融媒時代獲得的最大啟示與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