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4

“震”出來的差距——寫在日本8.9級強震之后

  作者:唐吉珂德

  里氏8.9級強震!

  據新聞報道,北京時間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里氏8.9級地震,震中位于宮城縣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東京有強烈震感。目擊者說,地震引起東京多處建筑物搖晃,并引發10米高的海嘯。距離震中最近的日本宮本縣已宣布出現“嚴重傷亡”。

  這個震級,即使不是世界最強震,基本也是最強震之一。我國2008年汶川地震死傷無數,傷痛尚未結束,而我們現在卻正在目睹堪稱世界最強震的“現場直播”。

  據報道,目前地震和海嘯造成的人員死亡已超過五百人,最終傷亡結果未知,但從視頻畫面上看,海嘯所過之處,一切都不存在,世界仿佛傾刻顛覆。  
http://news.163.com/11/0311/15/6USGP4T500014JB6.html

日本發生8.9級地震 海嘯正吞沒仙臺

  然而,在這次強震面前,比大自然所能造成的強烈震撼相比,日本政府和民眾在本次災難面前表現出的高素質更加令人震驚。

  我國歷史上也曾多次發生過傷亡慘重的地震。最近的汶川我們還記憶猶新,我們再來看下日本人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現:

  第一個關鍵詞:鎮定。

  請看如下視頻:

http://v.news.163.com/video/2011/3/R/A/V6U0JDRRA.html

  監控記錄日本強震驚險時刻:大樓欲塌民眾逃生

  監控記錄下了某超市強震時人員的反應情況。但見貨架如篩糠般抖動,商品紛紛落地,一切跡象都表明,這是一次極為強烈的地震,如果這是發生在中國,我們都能想象是個什么景象。但是日本人......這家超市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個往外跑,她們在做的事,恐怕會讓很多中國人感到不可思議:她們象一個人那樣,用相似的動作扶住了貨架;而樓外的某電視臺主播在強震發生時竟然索性開始轉播地震場面。除了躲避高空墜特的奔跑之外,沒有看到任何驚慌失措的表現。

  第二個關鍵詞:淡定。

  請看如下視頻:
http://v.news.163.com/video/2011/3/K/N/V6TV123KN.html

  鏡頭記錄日本發生地震瞬間“地動樓搖”

  但聞房子鋼結構嘎嘎響,但室內工作人員并未太震驚表現,其中一人甚至還在繼續研究工作!面臨如此之大的地震,還表現得如此淡定從容,佩服。

  第三個關鍵詞:穩定。

  穩定表現之一:房屋穩固。
http://v.news.163.com/video/2011/3/O/5/V6U0FFGO5.html  

中國留學生講述地震時刻 大樓晃動達10余分鐘 至今未有因房屋倒塌而發生人員傷亡的報道。這可是8.9級的地震啊.

  穩定表現之二:秩序井然。發生如此災難之后,人們不是驚慌失措四處亂跑,而是按照秩序表現正常。第一反應都是有序撤離,地震發生之后,超市里的食品被“搶購一空”而不是被“搶”一空;避難人群在情況危急之時不是滿街亂跑,而是行走在道路兩側,給機動車留出、行動空間;日本避難所無人吸煙 無人亂扔垃圾;大家離開了避難所后,沒有留下一張紙片,沒有一個煙頭;打公用電話依然排隊;學校里教師是最后撤走的。 
 
http://news.163.com/11/0312/03/6UTR45EC00014AED.html
日本東京塔被震彎(圖)

http://news.163.com/11/0311/18/6USSE23F00014AED.html
日本避難所無人吸煙 無人亂扔垃圾

http://news.163.com/11/0312/09/6UUFAMB20001121M.html
記者在東京親歷地震:震后看到的都是秩序

  人們都說,面臨危急時刻最能表現出人的“本能”,我國汶川地震中出現了自私自利的“范跑跑”,看看大多數日本民眾的表現,范跑跑之流為自己自私自利的那種“本能”辯護顯得多么蒼白。

  穩定表現之三:政府救助。在城市建設規劃之時,日本就十分重視防災避難的設計。這種“避難所”備有充足的飲水、各種食品,還有住宿房間,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專為臨時受災者服務。1981年后,日本所有高層建筑都要求能防范7~8級地震。

http://news.163.com/11/0312/09/6UUFS4KT0001121M.html
防震防災意識深入民心 現場日本人都很淡定

  第四個關鍵詞:安定

  ◆每個社區設避難所◆每戶都有“防震袋”◆每所學校上防震課  
http://news.163.com/11/0312/09/6UUFS4KT0001121M.html
防震防災意識深入民心 現場日本人都很淡定

  對比我國汶川地震時的表現,我無語。

  有網友評論:面對天災,神馬都是浮云。但是面對天災,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表現。日本國民的高素質在這次災難面前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這種高素質不是一時的培訓或應急教育能夠造就的,而是日常文化生活的積累。在日本,垃圾都是分類回收的,并且日本國民是自覺遵守這一規定的。我們可以從很多影視作品當中看到,很多日本留學生也都證實了這一點。印象深刻的是《蠟筆小新》里的一集,小新媽媽懷孕,一邊挺著大肚子,一邊滿街找垃圾回收點。而這要是發生在中國,一定會被認為腦子有問題。

  日本人的腦子有問題嗎?當然是否定的。腦子有病的是大多數的中國人。面臨巨大災難,日本人仍能做到行人給機動車留位置,機動車之間也互不搶道,這樣子充分保證了大多數人的逃生空間。而如果各人只顧自己的利益,行人哪有空往哪跑,機動車哪有空往哪鉆,雖然看上去這個行人或這個司機腦子很“靈活”,但其實卻是最愚蠢的行為,因為這樣一來,路最后都被堵上,最后的結果就只有一個:大家一個都跑不出去。

  而這樣的場景,卻每天都在中國的大街上發生著。我國的大街上,機動車向來是哪有空往哪鉆,每個人都不管別人如何,只要我自己能開過去就行。而結果卻往往是:路一堵就很長時間。而中國人卻有這樣一個特質:從不反省自己的問題,反而會想:反正大家都過不去,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吃虧。

  本次地震中反映出來的中日差距,并不是科學、技術層面的差距,我們的高樓大廈一點不比日本少,我們的差距是一種“軟差距”,是思想的差距,是文化的差距,是境界的差距。

  很多國人一見到對本國的批評就要跳腳,還以為自己有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其實他們真正擁有的,不過是“民族虛榮心”,就是所謂的“意淫”。聽不得不同意見,只能聽好話,聽不得批評,這其實是嚴重自卑的外在表現。目前我國的GDP雖然非常高,但基本上都屬于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的初級產業,距離真正的發達國家還有很遠的距離,更不要說目前愈益激烈的民生矛盾、貧富矛盾、體制矛盾了。不論是在制造業還是科技產業,目前最領先的幾乎都是日本的產品。汽車產業中,日本汽車業的地位舉足輕重,電子產品里,幾乎所有電腦、打印機、復印機、家電產品的核心部件都是日產的。

  日本國土面積不過相當于中國的一個省,而人口卻近兩億,自然資源貧乏,但他們卻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htm百度百科:日本)

真正適合人居住的國土面積不超過20%,而其人口卻高達一億兩千萬人。他們的發展靠的就是其人口的高素質。

  當然,看到差距并不是要打擊自己的信心,而是說,如同一位病人一樣,只有先認清病情,才能談到治愈的希望。我們得的并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無法自愈的大病,如果不趕快就醫,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日本人在七十年代拍出了《日本沉沒》這部電影,他們的危機意識是極為強烈的。不要忘記,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尚且如此,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忘記憂患呢?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一個著名的比喻:從窄口瓶里往外拿球。想象手邊有兩個啤酒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日本,里面都是一大群的飛蟲,當瓶蓋打開時,中國這邊,所有的小蟲一窩蜂地往外飛,結果都堵在瓶口,一個也飛不出去;而日本這邊,卻有秩序的一個一個飛出去,不到一分鐘,就都出去了。這就是中國人的短視。

  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那么窩在瓶口的飛蟲,就將是我們未來的“前景”。望著光明,卻只能永遠體會黑暗,萬望中國人民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天佑中華!

堅強的日本

11 日に日本を直撃したような規模の地震からは、どの国も無傷ではいられない。地震では少なくとも1000人が死亡した。その被害にもかかわらず、1億 2600万人の人口を抱えるこの島国が、1900年以降で5番目の規模の大地震にいかに適切に対応しているかは、注目すべきことである。三陸沖を震源地とするマグニチュード(M)8.9の地震では高さ約10メートルの津波が発生し、津波は53カ国にも押し寄せた。

從11日襲擊日本的地震的規模來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這樣一場災難中好發無損。這場地震已經奪去了至少1000人的生命。除了受災情況以外,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擁有1億2600萬人都的島國面對這場1900年以后第五大地震,是如何采取措施的。震中三陸沖洋面的8.9級地震引起了高達10米的海嘯,其影響范圍涉及了53個國家。


この巨大地震にもかかわらず、日本人が母なる大地からのこの猛威を切り抜けるために比較的よく準備ができていたことについては言及せざるを得ない。日本は文字通り、立ち上がっている。いかにすれば、人間の計画と産業社会が自然災害に対処できるかの証として。

雖然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地震,但日本人面對大地母親的威力時,讓人不得不贊嘆她相對完善的防災準備工作。日本這個國家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像太陽一樣正在冉冉升起。無論如何,她是人類防災工作和工業社會是否能接受自然災害考驗的一次實踐證明。


年間数百回の地下振動を経験する国である日本は、1891年のM8.4の地震以来、耐震に配慮した建物を作ってきた。1965年まで建物の高さは30メートル程度までに制限された。しかし都市人口の増加に伴い、この建物の高さ制限は撤廃された。日本の木造住宅は沿岸地域では津波に脆弱だったが、高いビルは今回の地震では持ちこたえたようだ。

日本每一年都會經受數百次的大小地震,從1891年有記錄的里氏8.9級地震以來,日本建造了耐震強度高的建筑物。1965年之前,日本規定建筑物的高度必須在30米之下。但是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對建筑物的高度限制也隨之廢止。雖然沿海地區的日本傳統木造住宅對于海嘯不堪一擊,但在這次的地震中高層建筑則穩如泰山。


1993年に完成した横浜ランドマークタワーの高さは約300メートル。地震国日本では驚異的な高さだ。最先端の建築工学を駆使できる技術と富を投入できて初めて、このような高層ビルの建設が可能になった。

1993年,橫濱的地標建筑完成,其高度達300米。這樣的高度在日本是讓人不可思議的。只有在最尖端的建筑工程學知識和資金的驅使下,才有可能建成這樣的高層建筑。


07年10月には緊急地震速報が導入された。この世界最先端の地震早期警戒システムは11日の地震の際にも、テレビ、ラジオ、携帯電話などで都民に警報を出したことで評価を高めた。この警報により、地震が起きる前に工場やエネルギー施設、輸送機関などには操業を停止する余裕が生まれる。最大の懸念事は、今回の地震で自動停止した原発の炉心を冷却する能力だ。米国は冷却剤を送っている。

07年10月,日本建成了緊急地震速報系統。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地震早期警戒系統在11日的地震中,通過電視、廣播、手機等工具,向居民發出了警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正因為這樣的警報,在地震波來臨前,給工廠,能源設施和輸電設施停止運行以充裕的時間。最讓人擔心的是這次地震自動停止的核電站對堆芯的冷卻能力,美國正向日本援助用于此的冷卻劑。


日本は現在、大規模な復旧に直面している。しかし、それは過去300年で最大の地震の後に必要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かった程度よりも、軽度なものだ。われわれは、日本に似たような警戒システムが他の地震国でも開発、導入されることを期待する。

現在,日本面臨著大規模的重建。但是,和過去300年中最大的地震之后的重建程度相比,這些都不算什么。我們現在很期待像日本這樣的警戒系統能在其他的地震多發國家得到開發和應用。


日本の準備態勢は昨年のハイチ地震や、7万人が死亡した08年の中国四川大地震などとは対照的だ。ハイチは何十年も続いた失政による貧困のせいだとしている。中国は富はあるが、その政府は誰からも責任を問われない。95年の阪神大地震以来、日本は度重なる改革を行ってきた。

日本現在的備災形勢和去年的海地地震,還有08年造成7萬人死亡的中國四川大地震相比,對照十分鮮明。海地的受災嚴重是因為長達幾十年的弊政。而中國政府擁有資金,但是其政府卻沒有被任何人問責。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之后的日本,則進行了一次次的改變和革新。
 

日本は最近、マスコミなどでは評判が悪い。経済成長は低迷し、政治家の失政に、大部分が生産的な国民は当惑している。しかし、間違いなく日本は依然として産業大国だ。11日の地震の壊滅的な影響にもかかわらず、近代国家としての日本の業績がもたらす自国を守るという恩恵は指摘せずにはいられない。

最近的日本被媒體批評,形象下降。經濟低迷、政治家的無能讓大部分的國民感到不知所措。但是日本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經濟大國。11日的地震雖然給日本以毀滅性的打擊,但不得不指出來的是,現代發達國家的日本所擁有的,是她那種自我保護的聰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