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8

扎克伯格的黑客之道

比用戶更加了解他們的需求

  2006年9月,Facebook推出News Feed,該功能可以按照時間順序顯示用戶的最新動態。結果70萬用戶發起抗議,反對這次改版。扎克伯格在一篇博客中就公司與用戶交流不暢道歉,但并未屈服。

扎克伯格

  Facebook股票于北京時間5月18日23:00開始交易。此次IPO發行價為38美元,交易代碼為“FB”,發售4.2億股,融資規模將達160億美元。按此發行價計算,Facebook的估值為1040億美元,創下美國公司最高上市估值

  扎克伯格及其員工的多項“黑客之道”徹底地改變了硅谷生態,而且遠比穿著一件連帽衫去IPO路演要膽大妄為得多:不讓自己被更加經驗老到的CEO所取代,以控制絕對多數的投票權鞏固個人權威,拒絕一切的收購要約,還有——這個年輕人也并不著急倉促上市,而是把發行日期推到比其他成功創業者還要晚

  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一個更加開放和連結的世界)。”當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Facebook總部敲響開市鐘、并簽下上述語句時,現場再次響起歡呼,這樣一句話隨后被投射到紐約時報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上。

  Facebook股票于北京時間5月18日23:00開始交易。此次IPO發行價為38美元,交易代碼為“FB”,發售4.2億股,融資規模將達160億美元。按此發行價計算,Facebook的估值為1040億美元,創下美國公司最高上市估值。

  2006年,22歲的馬克•扎克伯格放棄了自己擅長的電腦編程,一心投身于他的創業夢。正如吉姆•布朗29歲即告別足壇、E•M•福斯特年過四旬不再寫小說,這個親手開發了第一版Facebook程序的電腦奇才似乎在離他的傲人天賦漸行漸遠,或者說看上去如此。

  幾年之后,扎克伯格開始每年設定一個個人目標:2009年他發誓每天上班系領帶,2010年要學說中國話,2011年則是只吃自己親手屠宰的肉。今年年初,只有幾個密友和同事才知道,他向自己發起的最新挑戰則是——成為硅谷最新的上市公司。馬克•扎克伯格這次誓言要回到他的“老本行”,天天寫程序了。

  沒錯,扎克伯格真正的本事就是一名黑客。在Facebook,“黑”(hack)是個基本動詞。招股說明書里,Facebook再三將其企業文化表述為“黑客之道”;而在加州門洛帕克總部,Facebook那占地57英畝的新辦公園區里,一塊“黑客公司”的招牌更是赫然掛在公司門臉上。這倒不是說,Facebook在跟黑客組織Anonymous為伍,或者要攻陷北美防空系統(NORAD)。只是想表明,這家公司希望能通過另類的方式達到目的。

  事實上,扎克伯格和他的員工已經走了不少險招——他們的多項“黑客之道“徹底地改變了硅谷生態,而且遠比穿著一件連帽衫去IPO路演要膽大妄為得多:不讓自己被更加經驗老到的CEO所取代,以控制絕對多數的投票權鞏固個人權威,拒絕一切的收購要約,還有——這個年輕人也并不著急倉促上市,而是把發行日期推到比其他成功創業者還要晚。

  扎氏的種種“黑客行為”都受命于一項終極目標:希望技術和網絡的真實性能夠把所有人緊密相聯。一旦人們越容易在網上找到彼此,也就會在網上逗留更長時間,和你遇見的所有人(若忽略掉隱私設定,則是和世界上任何人)分享孩子們的照片,暢談心事,討論閱讀,聊聊你又和誰約會相親了,諸如此類。

  扎克伯格或是公司里的其他高管對這個愿景都不會予以置評,原因自然是為了遵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有關上市之前靜默期的規定(譯者注:quiet period,企業上市前的靜默期,指從公司與承銷商之間達成協議之日起開始,一直到招股說明書做完后,再加上25天時間的期間。按SEC的要求,所有公司自提出書面上市請求申請時起,至公司正式上市前,公司在接受新聞采訪、與分析師和投資人見面時,關于上市的有關事項不讓披露)。

  不過,正如喬布斯一生追求簡約的設計,蓋茨致力于開發高效能的軟件,扎克伯格也沒有停止過向質疑他的公眾強調他的使命。

  “我想馬克•扎克伯格也是個標桿式人物,”Facebook的投資者、硅谷的老牌風投羅杰•麥克奈米說,“好比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他也為所有的后來者樹立了一座豐碑。”

  黑客之道1

  與對手之敵結友

  2012年4月9日,為了加強在智能手機上的表現,Facebook以10億美金的天價收購了圖片分享應用Instagram。這一舉動非同尋常,原因之一就是這起收購發生在上市靜默期。而且扎克伯格是在自己家中私下與Instagram 的創始人凱文•希斯特羅姆達成了協議,然后才將其提交給Facebook董事會。

  過去幾年,像Flickr和 Skype這樣蒸蒸日上的創業新企也紛紛遭遇收購。在Facebook的起始階段,扎克伯格也碰到過。不過和希斯特羅姆不同的是,他拒絕了所有的收購提議。

  2006那個初夏,尚在鼎盛期的雅虎曾向Facebook提出過收購,金額也是10億美金。此前扎克伯格曾拒絕了維亞康姆的收購,而據部分參與者回憶,對于雅虎的交易他似有考慮,但也從來沒有真正點頭。風投麥克奈米記得,當時他和扎克伯格提及這筆交易,還能從他臉上看出掙扎與犯難,主要是擔心會遭到董事會成員的反對。當年7月19日,雅虎的收入報告看來相當不景氣,公司股票隨即跌落20%,扎克伯格的決定倒是變容易了。Facebook最終回絕了雅虎,扎克伯格和同事擊掌相慶。

  2007年,相比微軟,勢頭強勁的谷歌似乎才是Facebook更有利的合作伙伴。不過扎克伯格卻自有打算。當時,Facebook的用戶暴增,需要開發廣告系統來支撐其日益龐大的基礎架構和支付員工薪酬。根據早期合作協議,微軟一直幫Facebook在美國國內銷售橫幅廣告,而現在扎克伯格需要的是將銷售范圍擴展至全世界。

  微軟和谷歌為了拿下這單交易你爭我奪,精明的Facebook于是玩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把廣告價和股權投資價格一再推高。最后扎克伯格選擇了微軟。據說,扎克伯格準確地預料,谷歌終將意識到社交網絡的重要,與他的“鄰居”結盟顯然會引起風波。那年秋天,和扎克伯格談得熱火朝天之后,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決定給當時估值150億美元的Facebook投資2.4億美元,他甚至還表示過要全盤收購Facebook。

  黑客之道2

  尋求權欲不重的海外投資客

  之后幾年里,Facebook的發展需要更多資金注入。通常在這個階段,創業者都會造訪位于沙丘路(譯者注:Sand Hill Road,硅谷聞名的風險投資大街,聚集了大批風投基金)上的風投大佬們。不過風投總帶著附加條件:董事會的席位,決策時的指手劃腳,在IPO或者其他變現事件時拋售股份的優先權等等,對這些,扎克伯格統統說“不”。

  2007年的房地產危機迫使美國的投資公司緊縮開支,Facebook也把眼光投向海外,例如香港的李嘉誠和德國的桑威爾兄弟公司。這些投資商對交易很感興趣,卻不像他們的美國對手那樣愛染指企業運營。負責全球銷售的Facebook前副總裁邁克•墨菲說:“控制權對于馬克至關重要,不是因為他要獨裁式地治理公司,這更多的關乎信念,關乎他對公司的遠景訴求。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這一點。”

  拒絕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和TCV兩家私募基金公司的50億美金收購,是Facebook不循規蹈矩的融資戰略發展到極致的案例。要知道,金融危機發生后,Facebook的估值已經不比從前。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扎克伯格和他的團隊卻在眾多投資商中選擇了名不見經傳的俄國公司DST。當時Facebook的估值為100億美元,DST出2億美元購買了2%的股份。

  DST還表示可以從Facebook員工和投資者中購買股票。彼時,Facebook離職的員工和早期投資者已經開始未經公司授權就在二級市場上交易手中的股份。如不制止,Facebook將很快越過聯邦政府規定的IPO前股東數為500人的底線。高管們還擔心:若此風漸長,會讓那些沒有長性的員工起意離開,好自由自在地處理手中的Facebook股。(在Facebook這屬于違規行為,至少有一名員工因此被開掉。)因此,允許DST從Facebook的員工手中大量購買股票,不失為一個兩全之策,既能為公司融到資金,又能滿足一些員工把手中股票變現的急切愿望。

  不過,DST的幕后老板是曾經身陷囹圄、靠買進前蘇聯國企發家的阿利舍爾•烏斯曼諾夫,他的背景讓Facebook的顧問和高管們不免心存隱憂。扎克伯格打消了他們的擔心,還私下里打趣他們為xenophobic (患“外國人恐懼癥”的家伙)。他不僅接受了這筆投資,而且還對新的投資商禮遇有加。當年7月在加州卡爾斯巴德召開的互聯網大會D7上,扎克伯格向大家隆重介紹了DST。

  DST與其創始人尤里•米爾納不僅征服了在場的極客們,而且也由于投資Twitter、社交游戲公司Zynga、Groupon、音樂分享平臺Spotify賺得盆滿缽滿,有望成為業內最為盈利的風投。可以說,扎克伯格一舉數得,既籌了錢,取悅了手下,推遲了要分散大把精力的IPO,也為硅谷帶來了新的資金源。

  黑客之道3

  找一個互補的人做助手

  Facebook的早期投資人都想給扎克伯格找個保姆式的副手看著他。自從2005年,Facebook第一次從Accel Partners募集到了1200萬美元,投資人便絡繹不絕地要為他引薦經驗豐富的經理人,包括雅虎、蘋果、Ebay等公司的管理精英。不過扎克伯格并不買賬,對那些人選他無一中意,反倒是提攜了部下歐文•范納塔做首席運營官。

  至于原因,直到2007年3月,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方才道出個中情由。“如果你想創業有成,就必須只雇用那些有技術才能的年輕人。他們經歷簡單,這種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才有助于全情投入最重要的事情。”

  扎克伯格想要建立一家富有朝氣的公司,能夠領會和擁抱未來科技浪潮,而不必糾纏于圍繞分享和隱私問題的種種非議。他相信終有一天,網民會擺脫那些監視個人隱私的工具,他也從來不會以陳腐的理念對自己的管理團隊橫加干涉。

  最終,扎克伯格還是從外部找到了一個睿智可親、極富領導能力的助手——雪莉•桑德伯格。2008年,他親自面見這位前谷歌高管,聘其為自己的首席運營官,主要負責廣告業務和運營事務。他本人則集中精力關注技術問題,謀劃公司遠景。

  黑客之道4

  比用戶更了解他們的需求

  2006年9月,Facebook推出News Feed,該功能可以按照時間順序顯示用戶的最新動態。結果70萬用戶發起抗議,反對這次改版。扎克伯格在一篇博客中就公司與用戶交流不暢道歉,但并未屈服。他對于用戶的說法從不在意,只是堅持“喬布斯式的”我行我素。扎克伯格堅信,他比Facebook的用戶更了解他們需要什么。

  2007年5月,Facebook向外部開發者開放自己的平臺,滋生了像Zynga這樣的一連串互聯網新興產物,同時也使公司開始將重點回歸到原本最擅長的地方:讓這個社交網絡對所有人開放,并越來越有吸引力。如同先行者維基百科2001年所做的那樣,Facebook也請用戶們合作,將網頁翻譯成外文;Facebook還推出了新功能“你可能認識的人”,由此為用戶開拓更為廣闊的社交天地。此外,設置“喜歡”按鈕這個新功能,可以使用戶不僅在Facebook,而且在任何瀏覽的網站上,對自己鐘意的視頻、圖片、文章甚至是品牌發表贊許。已經離開Facebook的工程師賈斯汀•羅森斯坦稱道這是個“非常親切”的創意。

  扎克伯格親眼見證了像AOL這樣的公司由盛而衰,因此早早未雨綢繆,避免步其后塵。例如,他曾允許用戶使用Facebook賬號和密碼登陸其他(好友頻頻光顧)的網站,從而能夠帶來更富個性的體驗。但這個想法第一次以Beacon廣告方案的形式發布時,便遭到用戶的集體抵制。扎克伯格(又一次)親自道歉,不過還是不改初衷。

  于是次年,這一主題的另一產物Facebook Connect誕生。“我記得曾經夸贊過他的執著和勇氣,”太陽微系統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Khosla資本的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說,“要是換了其他人,難免會擔心,人們難道不會撬走我的用戶然后自立門戶嗎?”

  黑客之道5

  做一個黑客CEO

  身為Facebook的廣告業務建構者,桑德伯格巧費心思,她設計的平臺能夠顯示用戶好友對某個廣告或廣告商的喜好和具體評價,藉此大大增強了傳播效果。

  今年,Facebook的收入將突破50億美元。當然,桑德伯格本人也會因為她的成績獲利匪淺。5月18日,Facebook的市值有望突破千億美元,大大超過當年維亞康姆和雅虎報出的收購數值,也遠勝迪斯尼和麥當勞的市值(扎克伯格一人的身價在IPO后將超過200億美元)。谷歌上市時市值只有Facebook今天的1/4,但高額回報了投資者若干年。

  對于Facebook來說,要達到同樣的目標殊為不易,因為坊間早有質疑聲,認為市場對Facebook的前景過分樂觀,而許多用戶從來不看網頁上那些不顯眼的廣告。這樣的繁榮表象背后究竟有多少泡沫?“或許有一兩成的機會,有一天你會回頭說,哦,興許這真是個好買賣?” 投資公司Tangent Capital Partners的鮑勃•賴斯如此評價Facebook的IPO。

  移動市場是Facebook亟需證明自身的一個領域,這個軟肋已經困擾他們多年。本月初,Facebook向SEC提交的修訂文件中提到,旗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迄今尚未產生任何實質性收入。2008年,喬布斯曾邀請Facebook參加蘋果的全球研發人員大會。

  扎克伯格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親自來介紹,只草草打發了工程師和市場經理來。結果他們表現實在欠佳,顏面盡失。當事人至今還不愿暴露身份,說是擔心影響兩公司的關系。即便到今天,蘋果和Facebook之間還是有些劍拔弩張。去年,蘋果把Twitter加進了iPhone的軟件,此舉無疑是要排斥Facebook(蘋果對此拒絕評論)。有人把公司的移動短板部分歸咎于扎克伯格對于黑莓的鐘愛。

  新上市的Facebook今后還要面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嚴密監管。此前FACEBOOK在用戶隱私問題上不斷觸碰底線,每次都有所收斂,然后又回到原樣,周而復始。去年,Facebook終于同意接受未來20年的隱私保護審查,與FTC就這一問題達成和解。

  Facebook也增加了在華盛頓的人員,以改善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扎克伯格明白,政客們個人對社交網絡的依賴可以大大提升Facebook的影響力,他自然要好好利用這點。

  去年春天,奧巴馬總統來到Facebook總部,參加了由扎克伯格主持的市政會議,兩人相談甚歡。那次活動的視頻此后在Facebook循環播放。

  如今,扎克伯格最大的考驗莫過于如何留住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優秀工程師。這些年里,他們因為對技術的迷戀齊聚Facebook,攻克無數技術難關。舉個例子,每天Facebook都會新上3億張圖片,比所有其他的圖片分享站點的總數還要多。Facebook必須開發出新的數據庫和分析軟件來解決如此海量的數據處理,而正是這樣的難題讓無數極客心馳神往。

  不過近來這股技術熱潮似乎有些減弱,像達斯汀•莫斯科維茨這樣的創業元老相繼離開。離職后創辦了Cloudera公司的Facebook第一位數據工程師杰夫•哈默巴赫說:“我們已經解決了很多棘手問題,我大概知道未來的5年會是怎樣,無非提高效率、改善運行,也沒有更多新鮮的了。”

  扎克伯格的黑客之路需要新鮮血液,這也是他再度開始編程生涯的一個原因。同事們說,他希望能潛心與部下朝夕相處。如果他希望能找到新思路網羅用戶,彌補移動市場的缺憾,搞好與政府的關系,應對今后可能發生的隱私爭端,打敗強敵谷歌,他得不斷激勵公司里的核心人才。說到底,僅憑扎克伯格一己之力是無法鑄造未來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