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方向與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索尼為代表,趨于“蘋果化”,強調硬件與內容的融合;另一種以松下、日立為代表,減少對消費電子的投入,將重心轉向新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 ]
“日本制造”曾是金字招牌,在全球風光無限,如今它頭上的光環正漸漸褪去。今年2月初,索尼、松下、夏普日本三大電子巨頭發布2011財年預虧公告,索尼彩電業務連續八年虧損,夏普創下成立百年來最大虧損額,松下刷新了日本企業的虧損紀錄。日立、東芝的利潤額也同比下降……這猶如投下一個重磅炸彈,給“日本制造”罩上一層陰影。換帥、業務重組、拓展新領域、部門架構調整、生產方式轉變……日本電子企業正進行“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不過,專家認為,已經踏上轉型之路的日本企業,如果不采取開放合作的新思維,將很難重拾往昔的輝煌。
收縮、重組與轉型
“日本電子企業這一輪變革的關鍵詞是收縮、重組和轉型。”帕勒咨詢有限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如此認為。彩電業務是日本電子巨頭虧損的重災區,所以彩電業務“瘦身”是這輪變革的主題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等離子生產商的松下,不得不面對等離子全球份額日漸下滑的殘酷現實而縮減產能。去年10月底,松下宣布將三家等離子工廠“三合一”,上海工廠的等離子設備注銷,日本兩家等離子工廠只保留一家。而鼎盛時期,松下在全球擁有五家等離子工廠。松下的液晶工廠也轉產小尺寸非電視用途液晶面板,2012財年非電視用途占比提高到50%;它還擬將一家液晶工廠轉讓給由索尼、日立、東芝合資的中小液晶面板生產公司。原來等離子陣營的另一家企業日立,早已停產等離子屏,并且計劃結束65年彩電生產的歷史,從今年開始將彩電生產業務整體外包出去。索尼今年1月正式退出它自2005年起與三星合資的“S-LCD”液晶面板項目,將手中50%的股份轉讓給三星。索尼立志摘掉彩電業務多年虧損的帽子,甩掉虧損的面板業務已是必然。鑒于全球經濟不景氣及面板供過于求的變化,索尼將2012年彩電全球銷量的目標從三年前設定的4000萬臺,下調至2000萬臺,為此付出500億日元的額外費用。同時,增加彩電整機生產外包的比例,以降低成本,希望彩電業務在2013財年實現扭虧。夏普也宣布暫時停掉50%液晶面板的產能,并增加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比重。
一邊在收縮,另一邊在重組。
“‘重組’就是合并同類項,包括公司內部重組和行業內的重組。”羅清啟說。例如,松下加快了“三社合一”,將松下電器、松下電工、三洋電機的業務進行整合,去年10月將三洋在日本、東南亞的白色家電資產轉讓給海爾,今年4月起停用“三洋”品牌。重組后,松下將突出家庭生活電器、元器件、能源解決方案三大支柱產業,事業部由16個精簡為9個。日立也將旗下業務重組為五個集團,分別是基礎設施集團、信息技術集團、電力系統集團、建設機械集團和高功能材料集團。在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的主導下,日本電子業的重組正在推進。索尼、日立和東芝將合并中小液晶面板業務,組建“日本顯示器公司”,并加大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的研發力度。羅清啟說:“外部環境逼迫日本電子企業‘強行瘦身’,并且推動業務轉型,一是轉變經營方式,二是向新領域拓展。”面對中國、韓國企業的競爭,日本企業在日元升值等因素影響下已失去了成本優勢,被迫采取新的經營模式。所以,索尼、日立、東芝、夏普等都提高了彩電外包生產的比例,盡量“輕資產”運營。
兩條道路
日本電子業轉型力度之大、求變心情之切,被羅清啟喻為“二戰”以來最大一次調整。轉型方向與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索尼為代表,趨于“蘋果化”,強調硬件與內容的融合;另一種以松下、日立為代表,減少對消費電子的投入,將重心轉向新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將電子硬件產品、互聯網服務和娛樂內容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已成為索尼轉型的戰略綱領,而體驗的出口主要是“四屏”——電視、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索尼此前已經擁有了前三個屏;今年2月正式完成對“索尼愛立信”的收購,并將之更名為“索尼移動通信”后,讓索尼的“四屏”配齊。目前索尼旗下的網絡服務平臺正在整合,再加上強勁的內容支撐——索尼音樂是全球三大音樂公司之一,擁有1300萬首音樂的版權;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公司是全球幾大影視公司之一。奧維咨詢平板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李秋緯認為,索尼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擁有內容與游戲的強項,轉型沒有問題,未來在消費電子領域仍然會有其優勢,將趨向于蘋果的運營模式。松下是另一條道路。它2018年創業100周年的愿景是成為“電子產業NO.1環境革新企業”,將“環境”提升到所有事業活動的基軸上,并從“綠色生命革新”和“綠色商務革新”兩個方面開展各項措施。為此,松下提出三大思維轉換:從偏重現有事業,向能源新領域轉換;從以日本為中心,向徹底的全球化思維轉換;從單一商品銷售思維,向解決方案系統思維轉換;并開展了上文所述的“三社合一”、三個支柱產業集群的業務重組。其中,“能源設備”將成為松下成長為環境革新企業的引擎,其核心包括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松下致力于拿下鋰離子電池市場份額世界第一的位置,在車載、蓄電池系統等新領域實現非連續增長;太陽能希望2012年做到日本第一,2015年進入全球前三。比松下更早一步尋找消費電子領域之外新天地的日立,已經嘗到了甜頭。盡管凈利潤同比下降,但日立2011財年仍預計盈利2000億日元。這更堅定了日立向基礎設施轉型的決心,它在北京設置亞太區總裁的新職位,搶食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蛋糕”。
呼喚新思維
翻閱松下和索尼的創業史,讓人心潮澎湃。松下幸之助不足十歲便離家打工,歷經曲折、自強不息、不斷創新,二十多歲便創立松下電器,近50年后的1967年,讓松下成為當時與飛利浦、西門子齊名的全球三大電器制造商。然而,進入移動互聯時代,日本電子企業似乎慢慢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作為“日本隊”領隊的索尼,在蘋果推出iPod后,walkman業務備受打擊;平板電視時代,也未能把握住液晶電視、OLED電視的先發時機。曾經推崇“變化與速度是企業生存之根本”的日本電子巨頭,似乎已經患上了“大企業病”:對市場的反應變得遲鈍,對產業方向判斷失誤……創始人留下的精神財富不知留下了幾成。一位曾在某中日合資企業任高管的業內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直言,現在日本電子企業普遍經營狀況不好,它們的轉型是“不轉也得轉”,“像松下正從‘單一產品時代’向‘系統解決方案時代’過渡。而系統解決方案,如果不與所在地企業合作,怎么能辦到?”一個反面教材就是,松下掌握的等離子技術原本不遜色于液晶,部分性能還優于液晶,但是由于松下采取了封閉策略,更多企業扎堆到開放的液晶產業鏈,最終液晶占據了上風。“雖然日本企業仍有核心技術、上游部件的優勢,但是,日本企業不能再單純地依靠技術優勢,正如中國企業也不能再單純地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一樣。”他說,“技術的壟斷與封鎖,已經越來越不奏效。日本企業應該以開放、合作的新思維,參與全球競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