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文方
《中國計算機報》高級副總編。《中國計算機報》創刊于1985年,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IT報刊之一。
1、搜索不再為王
人們曾經因搜索的重要性把它比作互聯網的“操作系統”。但去年秋季的“3Q”之戰,還有Google不惜全員提薪并許諾給予大把股權,以阻止其工程師跳槽到FaceBook,足以證明社交網絡取代搜索成為互聯網的新霸主只是時間問題。
很大程度上看,搜索還是產品的概念,而社交網絡才是運營的形態。你可以輕易地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之間進行切換,但卻很難讓你的親朋好友在不同的社交網絡之間整體遷移。
2、互聯網市場能自潔嗎?
人們曾經認為Google把“不作惡”作為行為準則之一有點搞笑,如今恐怕會認為這事兒的確很嚴肅。去年,Google街景車在拍攝過程中“摟草打兔子”——通過無線裝置截獲了眾多私人郵件和密碼等個人信息,Google對此的解釋是“意外收集到”。去年年初,Google被曝其工具條被卸載后依舊在收集用戶的瀏覽信息,Google解釋為“軟件漏洞”。漏洞是軟件開發疏忽無意造成的,而悄悄地主動收集信息,行為上與內置軟件后門沒有兩樣。
而騰訊與360安全衛士之爭中QQ用戶的首當其沖,同樣令人深思。
這說明伴隨著互聯網企業規模膨脹的,恐怕還有一些難以抑制的霸道行為。當某一市場形成壟斷后,指望壟斷企業“不作惡”可能有些天真。
筆者認為,騰訊與360衛士之爭目前只不過是暫時偃旗息鼓,并未真正了結。
3、商業模式急劇變化
如果保持原有的商業模式,IBM依舊只是一個打卡機廠商,諾基亞還在做著木材生意,而三星則只是賣咸帶魚的。這些公司能夠演進至今,成為ICT產業的巨人,是因為它們的商業模式順應了市場的變化。如今,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為標志的技術與市場變化,必然導致企業商業模式的變化。
從近幾年的財務報表看,軟件的利潤貢獻率將會讓強調服務的IBM重新審視服務與軟件孰重孰輕;微軟力推的“云+端”戰略,正在嘗試改變其原有的盒裝軟件商業模式;英特爾為對抗ARM正在試探著改變40多年來芯片從設計到制造完全在企業內部進行的封閉模式;收購Sun使得Oracle選擇了從芯片到應用自給自足的垂直封閉體系;4年前,Google CEO在北京告訴筆者,既使員工人數跟微軟一樣多,Google也只會專注在搜索上,顯然,施密特現在改變了他原有的想法。筆者比較擔心的倒是傳統的PC廠商該如何變化。
順便說一句,筆者還很看好被媒體冷落的諾基亞。從微軟挖來的新CEO對3G和云計算有深刻的理解,還將用以創新為特征的軟件文化去改造保守的電信企業文化。
4、CPU個性化成為可能
自從諾伊斯1958年發明了集成電路平面工藝以來,CPU的制造過程大都是:在硅圓片上經光刻等工藝制成管芯(Die),然后,這些承載著大量管芯的圓片經過下一階段的封裝測試,便成為了帶有眾多管腳的芯片。
用戶從來沒有想過把個性化的功能添加進CPU中。去年,英特爾在凌動CPU上集成了Altera公司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對FPGA的編程,在凌動芯片上實現個性化的接口邏輯。
這僅僅是個開始。未來,FPGA將與CPU結合得更為緊密,用戶可以把應用算法做成引擎放入芯片中。換句話說,未來的芯片將根據具體的應用,實時進行優化。
5、移動通信市場大戰
得益于摩爾定律,如今人們已經把越來越多的功能集成到一個芯片中,集成電路的SoC(片上系統)的發展,已經大大簡化了手機硬件系統的復雜性,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顯著拉低了手機市場的技術進入門檻。智能手機市場幕后“老大”ARM與免費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所有者Google為了擴張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份額而一再降低入門級智能手機的價格。一場手機大戰將在今年或者說今夏不可避免。
而對于聯通和中國電信來說,利用3G的機會擴大用戶群,成為當務之急。聯通通過iPhone吸引高端用戶,而中國電信則在資費優惠上大做文章。在移動運營商普遍缺乏黏滯性業務的今天,攜號轉網對于市場的作用或許會在今年顯現出來。
6、微軟支持ARM?
有傳聞說微軟將支持ARM處理器。筆者以為,這事兒在技術上并沒有難度。不要以為微軟只在x86平臺上做事情。Windows NT早年是先在Alpha平臺上開發的,后來,微軟又在Power PC平臺上為蘋果機開發過辦公軟件和瀏覽器。人們熟知的微軟游戲機Xbox用的是Power處理器,而Zune播放器則采用的是NVIDIA基于ARM的Tigera處理器。這些處理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精簡指令集(RISC)。因此,微軟支持ARM是有技術基礎的。而且,在微軟“云+端”戰略中,移動設備市場勢在必得,而ARM占據著移動市場絕大部分的領地。
人們也不必擔心Wintel聯盟,因為自從英特爾大張旗鼓地支持Linux后,Wintel聯盟已經不復存在。
7、平板市場能容得下第三者嗎?
以對用戶體驗的精準把握和在產品設計上追求完美主義,喬布斯用iPod改變了音樂市場的規則,用iPhone掀起智能手機狂潮,如今又以iPad讓蓋茨多年來的平板電腦Tablet PC夢想變為市場現實。第二代iPad的推出,將進一步鞏固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的霸主地位。
市場的第二名無疑將屬于基于Android+ARM的平板電腦,目前還沒有一款處理器能夠像ARM讓iPad擁有10小時續航時間那樣,讓平板電腦超長時間工作,而之前微軟的Tablet PC就吃虧在體積大和續航時間不長上。與傳統PC業的競爭不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競爭是包括網上商店在內的整個生態環境的競爭。蘋果和Google已經先入為主地通過智能手機建起了生態環境壁壘,而其他軟硬件架構再進入該市場的前提是再造一個生態環境。
8、ARM會被收購?
iPhone、iPad、Android手機的背后都有一顆ARM的芯。在嵌入式領域,MIPS盤踞在網絡設備市場,而ARM幾乎霸占了整個移動設備市場。目前而言,移動設備廠商要想在市場做事,與ARM的競爭是很難回避的。
平臺競爭是IT廠商競爭的法寶。由于ARM CPU與Android相互做了很多優化,因此,收購ARM對于Google來說,是拓展移動搜索市場和主導移動設備市場最有力的保障。
談到微軟,筆者曾經寫過《給鮑爾默支一招:不妨收購ARM》一文,因為移動市場是微軟的必爭之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手機廠商對成本錙銖必較,微軟要靠WindowsPhone7收費的模式恐怕難以行得通。因此,無論是從自身發展角度還是從對抗Google的角度看,微軟都很有必要收購ARM。
9、物聯網回歸技術
工程學的規律告訴我們,凡事先要進行技術研發,再做成樣機,最終做成產品,從而避免資金的浪費;在涉及到互聯互通的系統時,還應該標準先行。比如說我國在2009年發放了3G牌照,而早在1998年我國就將TD-SCDMA標準提交給了國際電信聯盟。
在物聯網定義尚未統一,國際物聯網產業還處在關鍵技術開發和應用嘗試探索的階段,規模應用還是5年之后的事情。那時,國內很多地方卻已經“有條件的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大張旗鼓地搞起來了。
在各地的物聯網產業規劃紛紛出臺后,物聯網的技術路線圖的發布就顯得更為重要,也更為迫切了。物聯網技術路線圖不僅要指出物聯網有哪些關鍵和核心技術,何時、如何突破,還應該指明,物聯網是由傳感層、網絡傳輸層和用于決策的數據處理層構成的。即便是在傳感層,除了傳感器網絡以外,物聯網的核心技術還應該包括RFID,甚至條碼。
要知道,工程學規律的掌握是用金錢和失敗換來的。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